[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穿墙被动人数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832.2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吕继光;杨武;苘大鹏;王巍;玄世昌;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2 | 分类号: | G06N3/02;G06N3/08;G06F17/16;H04B17/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道 状态 信息 穿墙 被动 人数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穿墙被动人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接收机和发射机布置在墙体两侧,由接收机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2:对接收机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
步骤2.1:采用Hampel滤波器对子载波的离群点进行去除并插值;
步骤2.2:采用线性拟合方法消除误差进行相位校正;
步骤2.3:对子载波使用离散小波阈值去除高频噪声;
步骤3:对信道状态信息的幅值时域相关系数矩阵A=(am,n)M×N进行特征分解,将分解后的特征按照特征值的大小降序排列,得到Z1=[λ1 λ2 … λM];
步骤4:对相位的时域相关系数矩阵C=(cm,n)M×N进行特征分解,将分解后的特征按照特征值的大小降序排列,得到Z2=[γ1 γ2 … γM];
步骤5:选取蕴含主要信息的前两大的特征值λ1、λ2和γ1、γ2作为相关性特征,对子载波相关系数矩阵S=(sm,n)K×K进行特征分解,将分解后的特征按照特征值的大小降序排列,得到[e1 e2 … eK];
步骤6:计算一阶差分均值选择φ1,φ2,φ3作为穿墙人数预测特征;
步骤7:对预处理后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记为Y,通过投影得到各个主成分pi=Y×ei;计算各个主成分pi的方差,记为βi;选取β1,β2,β3作为检测特征,通过时域和频域选取的特征构建特征空间F;
F=[λ1 λ2 γ1 γ2 φ1 φ2 φ3 β1 β2 β3]
步骤8:将特征空间F输入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分类器用于对人体数量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穿墙被动人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1中采用Hampel滤波器对子载波的离群点进行去除并插值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2.1.1:设置阈值α、滑动窗口长度v;
步骤2.1.2:计算序列数据X的中值Midu,v;
步骤2.1.3:计算序列数据X中各个数据xu与中值Midu,v的绝对差MAD;
MAD=abs(xu-Midu,v)
步骤2.1.4:若序列数据X中数据xu不在[(Midu,v-α*MAD),(Midu,v+α*MAD)]范围之内,则判定xu为序列数据X中的异常点,用序列数据X的中值Midu,v代替异常点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穿墙被动人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2中采用线性拟合方法消除误差进行相位校正的方法具体为:
由于在收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位并不是真实相位,测量相位与真实相位有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对相位进行校准;真实相位表示为:表示第b个子载波的测量相位,θb表示第b个子载波的真实相位,表示相位偏移,ε表示常数相位偏差;采用线性拟合方法消除误差,假设每个子载波的序列号b依次逐渐增加去除随机噪声后的相位表示为:代表编号为bj的子载波的真实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8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节RV减速器弱故障识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灌装包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