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1709.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平;范宇;张华礼;彭钧亮;韩慧芬;彭欢;曾冀;周玉超;殷悦琳;王晓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G01N33/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喻英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破碎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混合液,并将混合液放入输送单元中;步骤二:对输送单元中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步骤三:将搅拌后的混合液泵注到承压单元中;步骤四:将承压单元中的混合液承压一定时间;步骤五:承压一定时间后,将承压单元中的混合液进行积液反排,排出液体;步骤六:排液后,再对承压单元中的支撑剂承压一定时间;步骤七:收集第二次承压后的支撑剂,并进行破碎率计算。采用本方案,能直接评价支撑剂在压裂中的真实破碎率,为压裂施工设计过程中支撑剂优选、性能评价提供有力的实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气田开发,由于地下深处的岩石裂缝非常致密,导致采油采气效率低下,因此,需人力对地下岩石压裂裂缝,并在裂缝中填充支撑剂,形成地下油气通道,能更高效的开采油气田。水力压裂便是高效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之一,其根本目标是在地层中形成高导流能力的压裂裂缝。然而,由于压裂施工过程、地层闭合压力的作用会产生支撑剂破碎的现象,支撑剂破碎导致支撑裂缝宽度减小、碎片颗粒堵塞部分支撑剂间的孔隙,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下降,缩短压裂有效期。因此,有必要针对支撑剂破碎率的检测开展研究,为支撑剂性能评价、支撑剂优选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对于支撑剂破碎率的检测主要以室内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模型为主。
现有的实验方法:将一定量的支撑剂放置在破碎室中,安装破碎室活塞,利用压力试验机施加35MPa压力,卸载压力后,收集破碎室支撑剂放入目数不等的标准筛网上,在振筛机上筛选,称重不同目数标准筛网上的支撑剂质量,计算破碎率。支撑剂破碎率是在定压力(35MPa)、干样检测、单一的破碎检测,属于支撑剂破碎率的片面实验评价方法。
现有的理论计算方法,假设情况过于理想,都是假设支撑剂干样与湿样破碎率相同、且只在闭合压力下破碎,而在其他压裂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新的破碎。没有考虑支撑剂是通过压裂液携带进入地层裂缝中,裂缝中的支撑剂颗粒为湿样,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破碎率比干样大。其实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支撑剂与压裂液的混合液在井筒中运动,支撑剂颗粒与管柱壁面、支撑剂颗粒之间存在接触碰撞,产生新的破碎;支撑剂与压裂液的混合液到井底后,通过井底射孔孔眼进入地层裂缝中,孔眼较小,混合液中支撑剂颗粒在一定的排量及施工压力下快速通过孔眼时,支撑剂颗粒与孔眼、支撑剂颗粒之间存在强烈碰撞,也产生新的破碎。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支撑剂会产生新的破碎,而且支撑剂的破碎率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很大,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现有的支撑剂破碎率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支撑剂干样与湿样的破碎率不同,没有考虑压裂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破碎,测定的支撑剂破碎率是理想化片面的,不能真实反映支撑剂在压裂中的破碎率。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压裂施工过程中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装置及方法,来评价支撑剂在压裂中的真实破碎率,为压裂施工设计过程中支撑剂优选、性能评价提供有力的实验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方法,采用本方案,能直接评价支撑剂在压裂中的真实破碎率,为压裂施工设计过程中支撑剂优选、性能评价提供有力的实验技术支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剂破碎率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混合液,并将混合液放入输送单元中;
步骤二:对输送单元中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步骤三:将搅拌后的混合液泵注到承压单元中;
步骤四:将承压单元中的混合液承压一定时间;
步骤五:承压一定时间后,将承压单元中的混合液进行积液反排,排出液体;
步骤六:排液后,再对承压单元中的支撑剂承压一定时间;
步骤七:收集第二次承压后的支撑剂,并进行破碎率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掺杂二氧化硅智能缓蚀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高压喷射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