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防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346.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盛敏华;颜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防涝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园林设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防涝系统,解决了降雨量较大时,城市中的园林易受到雨洪影响,导致园林路面和土壤中积蓄雨水或土壤流失,不利于园林的维护的问题,其包括分布于园林地面的透水人行道和排水沟,所述透水人行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面层、透水连接层以及穿孔层,所述穿孔层下方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池。本申请具有提高园林对雨洪的抗性,方便园林路面中积水的排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设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防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城市中硬化路面的铺设面积也越来越大,给城市带来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温度偏高,污染不易扩散。为了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需要保证一定的绿化率,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绿地,不仅能够依靠绿化植物的蒸腾作用缓解城市热岛,还能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降雨量较大时,城市中的园林易受到雨洪影响,导致园林路面和土壤中积蓄雨水或土壤流失,不利于园林的维护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园林对雨洪的抗性,方便园林路面中积水的排放,本申请提供一种园林防涝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防涝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防涝系统,包括分布于园林地面的透水人行道和排水沟,所述透水人行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面层、透水连接层以及穿孔层,所述穿孔层下方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水人行道,雨水能够从透水面层和透水连接层透过,并通过穿孔层流至集水管内,穿孔层减小了透水人行道下方的水向上渗透的几率,防止透水人行道表面存蓄雨水,方便了人们在透水人行道上的行走,通过设置排水沟,方便了将除透水人行道以外的园林路面流经的雨水收集并排放,防止园林内存蓄积水,对绿化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通过在集水管和排水沟上连通地下蓄水池,方便了将水收集起来并利用收集的水浇灌绿化植物,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透水面层由若干透水砖构成,所述透水连接层由透水混凝土构成,所述穿孔层由若干倒置的圆形梯台构成,所述圆形梯台由不透水的混凝土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少了透水人行道下方的水通过穿孔层、透水连接层及透水面层向上渗透的几率,防止透水人行道表面返潮。
可选的,所述透水人行道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地下蓄水池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下渗至透水人行道下方的水收集起来并进行利用,进一步防止了水上渗,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地下蓄水池连通有用于净化水的净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含有杂质的水初步净化,延长了收集的水的储存时间,提高了收集的水的整体质量。
可选的,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呈倒梯台状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流至挡板上的水中较大的杂质截留,防止排水沟和地下蓄水池堵塞,提高了地下蓄水池中存蓄的水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挡板外壁均包覆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挡板对挡板上的水中的杂质的截留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地下蓄水池中存蓄的水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挡板侧边均设有用于固定土工布的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土工布在挡板内的固定,防止土工布移位脱离,使挡板上的排水槽露出,对水中杂质的滤过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