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188.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淳奎;金昣佑;姜真娥;金英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K9/00;H01L27/3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英艳;冯志云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用于 驱动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由显示装置来执行。此方法包括:通过显示面板显示包括用户便利信息的第一图像;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产生与指纹感测区域相对应的感测数据;以及通过将基于第一图像的预期感测光照度信息与感测数据的感测光照度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与感测数据相对应的感测的指纹是否是伪指纹。用户便利信息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指纹感测区域中的伪确定图像图案。伪确定图像图案包括第一颜色图案以及与第一颜色图案不同的第二颜色图案。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2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0-007600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整个公开通过引用而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光电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在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中的显示装置的使用已在许多领域中增加,使用用户指纹的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为了提供指纹感测功能,指纹传感器可以被内置在显示装置中或者被附接到显示装置的顶部和/或底部。与指纹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的显示装置称为屏幕指纹(FoD)。
FoD可以被配置有例如光敏型传感器。光敏型FoD可以使用提供于像素中的发光器件作为光源,并且包括光电传感器阵列。光电传感器阵列可以被实现为例如CMOS图像传感器(CIS)。
使用这种指纹传感器的常规个人认证可以在需要安全性的领域(诸如使用移动装置的电子商务、金融交易、电子装置的安全性以及使用许可)中使用。因此,获得高准确性的指纹识别不仅重要,而且有效地识别出假指纹或伪指纹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通过对从皮肤漫射的并且此后在指纹感测区域的非发射区域中感测的光进行分析来检测伪指纹。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显示面板显示包括用户便利信息的第一图像;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上以感测光;以及指纹检测器,指纹检测器被配置为基于从光电传感器供应的感测信号来确定与感测信号相对应的感测的指纹是否是伪指纹,其中用户便利信息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指纹感测区域中的伪确定图像图案,并且其中伪确定图像图案包括第一颜色图案以及与第一颜色图案不同的第二颜色图案。
用户便利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指纹感测区域的指示图像。指示图像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图案。
第一颜色图案的亮度可以低于第二颜色图案的亮度。
指纹检测器可以通过对在显示第一颜色图案的第一区域中感测的光照度进行分析来确定感测的指纹是否是伪指纹。
当在第一区域中感测的光照度小于预定的第一基准光照度时,指纹检测器可以确定感测的指纹是伪指纹。
当在显示第二颜色图案的第二区域中感测的光照度大于预定的第二基准光照度时,指纹检测器可以确定感测的指纹是伪指纹。
伪确定图像图案可以包括沿着第一方向顺序布置的第一发射区域、第一非发射区域以及第二发射区域。第一颜色图案可以包括第一非发射区域,并且第二颜色图案可以包括第一发射区域和第二发射区域。第一非发射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被设定成使得在第一非发射区域中感测的光照度基本上最大化。
伪确定图像图案可以进一步包括相对于第二发射区域沿着第一方向顺序布置的第二非发射区域和第三发射区域。第二非发射区域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一非发射区域的宽度,并且第二发射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非发射区域的宽度。
第一图像可以包括模仿指纹的指纹图案。指纹图案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