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型金属氧化物电流阻挡层Ga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0729.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福;黄钰文;陈大正;许育;张进成;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0;H01L29/24;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王喜媛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氧化物 电流 阻挡 ga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p型金属氧化物电流阻挡层的Ga2O3垂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自下而上包括:漏极(1)、氧化镓衬底(2)、氧化镓漂移层(3)、氧化镓沟道层(4)、栅介质层(5)、栅极(6),该氧化镓漂移层(3)的两侧设置有电流阻挡层(7)、中间设置有电流孔径(8),氧化镓沟道层(4)和栅介质层(5)的两侧设置有源极(9),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阻挡层(7),采用掺杂有硼元素的p型金属氧化物材料,且分别与氧化镓漂移层(3)和氧化镓沟道层(4)形成两个异质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阻挡层(7)采用的p型金属氧化物材料为氧化镍、氧化锡、氧化亚铜、三氧化钨、三氧化钼、五氧化二钒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栅介质层(5)采用的材料为三氧化二铝、氮化硅、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镓沟道层(4)两侧的源极(9)下方与电流阻挡层(7)上方的区域设置有掺杂浓度为1017-1020cm-3的重掺杂氧化镓,以改善源极的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金属氧化物电流阻挡层(7)的厚度为0.2um-2um,其掺杂硼的浓度为1017-1019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镓漂移层(3)的厚度为5-12um;
所述氧化镓沟道层(4)的厚度为0.05-0.3um,硅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
所述栅介质层(5)的厚度范围为30nm-500nm;
所述电流孔径(8),其宽度为5um-30um,用于作为电流垂直流通通道。
6.一种基于p型金属氧化物电流阻挡层的Ga2O3垂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采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技术,在氧化镓衬底(2)上生长掺杂了硅的氧化镓漂移层(3),硅的掺杂浓度为1016-1017cm-3;
2)采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对生长好的氧化镓漂移层(3)进行抛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凹坑,其厚度为5-12um;
3)采用干法刻蚀工艺,通过BCl3/Ar混合气体对氧化镓漂移层(3)的两侧进行干法刻蚀;
4)采用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技术,在氧化镓漂移层(3)两侧生长厚度为0.2-2um的p型金属氧化物作为电流阻挡层(7),并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该电流阻挡层进行浓度为1017-1019cm-3的硼离子注入再退火;
5)采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技术,在氧化镓漂移层(3)之上生长一层0.05um-0.30um掺杂硅的氧化镓沟道层(4),其硅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
6)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在氧化镓沟道层(4)上生长一层厚度为30nm-500nm的栅介质层(5);
7)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在氧化镓沟道层(4)以及栅介质层(5)两侧刻蚀出源电极接触窗口,并在源电极接触窗口区域进行1017-1020cm-3的重掺杂,再退火以激活杂质;
8)采用电子束蒸发工艺,在N2的氛围下,通过退火,在源接触窗口沉积Ti/Au作为源电极(9),在氧化镓衬底(2)的背面沉积Ti/Au作为漏电极(1),在栅介质层(5)的上方沉积上Ti/Pt/Au作为栅电极(6);电流阻挡层(7)分别与氧化镓漂移层(3)和氧化镓沟道层(4)形成两个异质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7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转动复位多层置物的立杆装置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分流器套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