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化3D打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103.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打印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心化3D打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队列调度机、数据采集服务器、状态监控工作站、订单管理工作站、中央服务器控制端、上位机控制端、节点打印控制机、本体电气系统、制件测量系统、外设系统、报警系统、API扩展板块;所述队列调度机、数据采集服务器、状态监控工作站、订单管理工作站用于信息统计和生产调度;所述中央服务器控制端受队列调度机控制,所述上位机控制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受中央服务器控制端传送的命令,并将自身状态实时传递回队列调度机;所述节点打印控制机,用于根据预设核实标准对存储的所述预执行任务进行预取检查,当指令格式符合要求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对本体电气系统进行操作,进而打印成型。本发明可以实现多个任务并发打印,3D打印设备硬件之间相互独立,实时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化3D打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立体打印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设备,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常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或者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传统的3D打印设备控制系统中,电脑和主控板需要时刻连接,当将电脑需要同时控制多台打印设备时,就需要开启多台电脑、程序进行分别控制,其过程较为繁琐,且控制的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种中心化3D打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由多个中央服务器控制端同时连接多台3D打印设备上位机控制端,从而可以实现多个任务并发打印,3D打印设备硬件之间相互独立,实时性较好。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3D打印控制系统,包括队列调度机、数据采集服务器、状态监控工作站、订单管理工作站、中央服务器控制端、上位机控制端、节点打印控制机、本体电气系统、制件测量系统、外设系统、报警系统、API扩展板块。
所述中央服务器控制端受队列调度机控制,所述上位机控制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受中央服务器控制端传送的命令,并将自身状态实时传递回队列调度机。
所述队列调度机,用于控制生产顺序和生产流程。
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收集和分析该系统内产生的所有数据。
所述状态监控工作站,用于显示生产安排、3D打印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所述订单管理工作站,用于作为连接用户和商家之间的交易系统,接受客户订单信息和显示加工状态信息。
所述节点打印控制机,用于根据预设核实标准对存储的所述预执行任务进行预取检查,当指令格式符合要求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对本体电气系统进行操作,进而打印成型。
所述的API扩展板块用于引出3D打印设备交换命令,用以方便的增加外设或快速调试设备时用。
所述的3D打印控制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超声波探伤装置、光电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与所述节点打印控制机连接,用于监控所述3D打印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节点打印控制机中;所述队列调度机用于接收所述节点打印控制机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工作状态广播至各类型以便供给用户进行查看。
所述的3D打印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服务器控制端通过TCP协议完成与上位机控制端的信号交换通信。
所述的3D打印控制系统,所述报警系统为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队列调度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3D打印控制系统,队列调度机、中央服务器控制端、上位机控制端、节点打印控制机、本体电气系统、制件测量系统、外设系统、报警系统、API扩展板块之间的连接采用以太网连接、片内连接、无线通信网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RS232连接、RS485连接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异丁烯润滑剂
- 下一篇:一种充电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