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战斗部用弹身参数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9715.2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峰;王世英;郭双锋;袁宝慧;曹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2/32 | 分类号: | F42B12/32;F42B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战斗 部用弹身 参数 调节 装置 | ||
1.一种战斗部用弹身参数调节装置,包括战斗部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环(2)、配重破片(3)、锁紧装置(4);
战斗部壳体(1)的形状为第一圆柱体,战斗部壳体(1)为回转体,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战斗部壳体(1)的左端带有第一圆锥形凸台,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锥形凸台的侧面母线为圆弧,战斗部壳体(1)的外侧圆柱面上带有第一环形凹槽,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的左端面为第一左端圆台面,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左端圆台面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的右端面为第一右端圆台面,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右端圆台面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
战斗部壳体(1)为杀爆战斗部壳体,由于加工和装配存在误差,战斗部壳体(1)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与理论设计值存在偏差,本装置负责将战斗部壳体(1)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调节至要求范围;
配重环(2)的形状为第二半圆环体,两个第二半圆环体组成一个第二圆环体,第二圆环体为回转体,第二圆环体的左端面为第二左端圆台面,第二圆环体的右端面为第二右端圆台面,第二圆环体上带有绕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布的第二圆形通孔,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的轴线与配重环(2)的回转体轴线平行,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由小到大每间隔0.1毫米有一种规格,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圆直径由小到大每间隔0.1毫米有一种规格,第二圆环体从左至右共有十个,配重环(2)的材料为铝,第二圆环体的内圆柱面上带有绕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布的第二内V形槽,配重环(2)的第二内V形槽的延伸方向与配重环(2)的回转体轴线平行,第二圆环体的外圆柱面上带有绕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布的第二外V形槽,配重环(2)的第二外V形槽的延伸方向与配重环(2)的回转体轴线平行,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外V形槽和第二内V形槽数量相同且所处的环向角度相同;
第二圆环体的回转体轴线与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第二圆环体位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中,位于最左端的第二圆环体的第二左端圆台面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左端圆台面接触,从左至右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圆环体中,位于右侧的第二圆环体约束位于左侧的第二圆环体的径向移动,位于最右端的第二圆环体的第二右端圆台面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右端圆台面接触,从右至左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圆环体中,位于左侧的第二圆环体约束位于右侧的第二圆环体的径向移动,十个第二圆环体分为左右两组,左侧一组相互之间没有缝隙,右侧一组相互之间没有缝隙,左侧一组和右侧一组之间为第二环形缝隙,第二环形缝隙的左端面为圆台面,第二环形缝隙的左端面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第二环形缝隙的右端面为圆台面,第二环形缝隙的右端面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
配重破片(3)的形状为第三圆柱体,配重破片(3)为回转体,配重破片(3)的左端面与配重破片(3)的回转体轴线有一定角度,配重破片(3)的右端面与配重破片(3)的回转体轴线有一定角度,配重破片(3)直径由小到大每间隔0.1毫米有一种规格,配重破片(3)的材料为钨;
配重破片(3)的回转体轴线与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平行,配重破片(3)位于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中并将其填满;
锁紧装置(4)的形状为第四半圆环体,两个第四半圆环体通过第四螺钉连接为一个第四圆环体,第四螺钉的轴线与锁紧装置(4)的回转体轴线垂直,第四螺钉不许从第四圆环体的外圆柱面凸出,第四圆环体为回转体,第四圆环体的左端面为第四左端圆台面,锁紧装置(4)的第四左端圆台面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第四圆环体的右端面为第四右端圆台面,锁紧装置(4)的第四右端圆台面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锁紧装置(4)的材料为铝;
第四圆环体的回转体轴线与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第四圆环体位于配重环(2)的第二环形缝隙中,锁紧装置(4)的第四左端圆台面与位于左组的第二圆环体接触并压实,锁紧装置(4)的第四右端圆台面与位于右组的第二圆环体接触并压实;
配重环(2)的第二外V形槽深度和配重环(2)的第二内V形槽深度相同,配重环(2)的第二外V形槽深度与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直径之比为1:4~6;
锁紧装置(4)第四右端圆台面母线与锁紧装置(4)的回转体轴线夹角和锁紧装置(4)第四左端圆台面母线与锁紧装置(4)的回转体轴线夹角相同,锁紧装置(4)第四左端圆台面母线与锁紧装置(4)的回转体轴线夹角为75°~80°;
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深度与战斗部壳体(1)直径之比1:11~13;
所述一种战斗部用弹身参数调节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配重环(2)与配重破片(3)装配;
步骤2:将配重环(2)与配重破片(3)的组合体与战斗部壳体(1)装配;
步骤3:将锁紧装置(4)与配重环(2)装配;
步骤4:测量战斗部的质量,若质量低于设计要求范围,将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和配重破片(3)直径调大,直至质量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若质量高于设计要求范围,将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和配重破片(3)直径调小,直至质量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
步骤5:测量战斗部的转动惯量,若转动惯量低于设计要求范围,将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圆直径调大,直至转动惯量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若转动惯量高于设计要求范围,将配重环(2)的第二圆形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圆直径调小,直至转动惯量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
步骤6:测量战斗部的质心,若质心比设计要求范围偏左,将锁紧装置(4)逐渐向左移动,于此同时,将位于左组的第二圆环体逐个向右移动,直至质心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若质心比设计要求范围偏右,将锁紧装置(4)逐渐向右移动,于此同时,将位于右组的第二圆环体逐个向左移动,直至质心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至此,本装置将战斗部壳体(1)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调节至要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7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