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936.8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庄忠义;郭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建工检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性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加热罐,加热罐包括罐体、顶盖、加料斗和排料管,排料管固设有第一阀门,加热罐外壁固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罐的一侧设有保温水槽,保温水槽包括左板、右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左板和右板之间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试模板和试样皿,右板固定有气缸,气缸输出端固定有拉杆,左板和拉杆均连接有固定试模板的定位组件,第二侧板上设有刻度,操作台靠近第二侧板处固设有针入度测定仪。本申请具有不需分开沥青的延度实验和针入度实验,两项实验的时间间隔较短,可较快的完成两项实验,达到节省实验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在建筑领域中,沥青的使用十分广泛,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的生产,以及在道路建设中使用沥青铺筑路面。在建筑工程领域,沥青可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防腐。
相关技术中,建筑工程在使用沥青前,需要对沥青的性能进行检测,主要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抗裂性能、透水性能、抗滑性能等进行检测。在对沥青进行针入度时,通常使用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检测沥青的针入度;使用沥青延度仪检测沥青的延度。针入度可反应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延度就是指沥青的延展度,延度越大,表明沥青的塑性越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单独进行,分开做针入度和延度的实验,两个实验分开进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时间跨度较大,易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实验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加热罐,加热罐包括罐体、顶盖、加料斗和排料管,排料管固设有第一阀门,加热罐外壁固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罐的一侧设有保温水槽,保温水槽包括左板、右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左板和右板之间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试模板和试样皿,右板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拉杆,左板和拉杆均连接有固定试模板的定位组件,第二侧板上设有刻度,操作台靠近第二侧板处固设有针入度测定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性能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沥青原料加入到罐体内,加热管将沥青原料加热到熔融状态,再将熔融状态的沥青通过排料管倒入试模板和试样皿内,冷却一段时间后将试模板和试样皿取下,先将保温水槽内的水温调整到针入度实验所需的温度,将试样皿放置到保温水槽内,使试样皿与针入度测定仪对应,完成检测沥青针入度的实验;再将水温调节到延度实验所需温度,将试模板放置到保温水槽内,通过定位组件对试模板的两端固定,通过气缸带动拉杆收缩,根据刻度和气缸拉力等数据,完成检测沥青延度的实验;不需分开单独进行两项实验,两项实验的时间间隔较短,可较快的完成两项实验,有利于节省实验时间。
可选的,所述罐体背离保温水槽的一侧连接有反应罐,罐体与反应罐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反应罐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连接有第三阀门,操作台靠近反应罐处固设有支撑台和横梁,支撑台开设有与出料管相对应的横槽,横梁上端与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穿过横梁固定连接有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状态的沥青流到反应罐内,再将废料加入到反应罐内,沥青与废料混合后通过出料管流动到横槽内,横槽内的沥青冷却后得到固化后的沥青,通过液压缸带动压轮对固化后的沥青进行下压,可对固态沥青的抗裂性进行检测,时间跨度较小,有利于节省实验时间。
可选的,所述顶盖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穿过顶盖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搅拌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建工检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建工检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