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601.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和西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1/12 | 分类号: | B62D61/12;B60P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自动 行走 底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涉及行走底盘领域。该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监测模块,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凸块,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一端延伸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支撑柱的中部滑动连接。在不改变装置高度的下,实现装置的避障,且设置的滑动平台,监测模块可无死角获取周围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走底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
背景技术
在许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多需要进行物品的转移。例如在工厂中,需要将工件从一处加工地点转运至下一处的加工地点。通常改工件的转移的路径为固定方式,采用人力的方式不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故需要一种自动转运的装置,实现工件无人化配送,但是配送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需要转运装置均有自动避障的能力。同时该装置,还可以在其他环境中使用。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其申请号为“201911365547.0”,该专利主要通过抬高整个底盘的高度,实现躲避障碍物。但是,底盘负载过大时,底盘的举升难度增大,同时避障的耗能大,同时举升过后,使得底盘的整体重心上升,底盘的稳定性变差,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解决了现有装置采用举升的方式避障安全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轮齿,所述滑道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和轮齿相互啮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监测模块;
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凸块,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一端延伸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支撑柱的中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平台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放置平台的上端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下端和固定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轨和第一滑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和放置平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形状为直槽口,所述轴孔中穿插设置有第三轴,所述第三轴贯穿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端和放置平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贯穿电动缸。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所述第四轴和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内部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承贯穿支架。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和西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和西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取芯片的镊子
- 下一篇: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加工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