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422.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心;王涛;田文茂;樊华;曹晖;芦晓鹏;孙雪双;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础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预埋件优化及制作:结合隔振器对埋件的需求,以及锚筋的设置原则和混凝土施工方便需求,对埋件进行优化,设计浇筑带,设置端锚板,减少锚筋的锚入深度,在第一次建筑混凝土完成之后,安装埋件;
S2、现场准备及放线:在CAD中确定测量基准点,标注出基础角部的相对坐标,垫层施工完成后,采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放线;
S3、下支墩绑紧支模:在下支墩箍筋绑扎前,把埋件的端锚板在混凝土上放出位置,箍筋绑扎期间避开端锚板的位置,为后续埋件的安装做准备,箍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支模,模板一次性支模到下基础顶面标高,为提升隔振器基础的整体施工质量,不设置对拉螺栓,模板固定采用钢管抱箍的形式,并采用斜撑固定到提前预埋好的固定件;
S4、第一次浇筑及固定架安装:第一次浇筑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为C35,浇筑高度为端锚板下部100mm,浇筑过程中按照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将加强钢筋、调平支座、砂浆块进行放置;
S5、预埋件安装:预埋件安装过程中,如果遇到隔振下支墩箍筋,无法安装时,采用调整工具调整箍筋的位置,埋件安装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精确调平;
S6、第二~四次混凝土浇筑:隔振器埋件固定完成之后,因为混凝土振捣尺寸有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材料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第三次混凝土浇筑,为埋件以下100mm的范围,采用流动性强的灌浆料进行浇筑;第四次混凝土浇筑为限位台混凝土浇筑;
S7、隔振器安装;
S8、上支墩施工:将钢管脚手架从下支墩延伸至上支墩,借助已经完成的下支墩限制上支墩侧向位移;
S9、检查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强化测量复核和验线制度。定位测量作业完成后,首先对前道工序进行复测校核,并将复测的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然后按照批示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进行下支墩绑筋前,先核查已经预留完成的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并做好调直工作后,开展下支墩钢筋的绑扎和模板的支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不同隔振器模板采用钢管件连成整体,避免单个隔振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50%之后,开展埋件的安装就位,采用起重设备将埋件初步吊装就位,用钢管脚手和滑动倒链配合精确就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限位台起到约束后期隔振器使用过程中,对隔振器的变形范围进行限制的作用,浇筑采用普通的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限位台的上部标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将隔振器吊装到位后精准就位放置,进行精确调平,隔振器上部调平后铺设防滑块,最后进行隔振器防尘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为避免上支墩施工对隔振器的影响,采用钢管脚手架和木方对上埋件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4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