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112.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苏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4 | 分类号: | E21C35/24;E21F17/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掘进机 工况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包括地面工作站、位于掘进机上的MPU和设置于MPU上的数据传输模块,掘进机上设置有工作状态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当工作状态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MPU内,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地面工作站进行双向传输数据,掘进机上设置有用于扑捉作业人员位置的定位模块,通过工作状态模能够准确识别掘进机的工作状态,通过环境监测模块能够监控井下工作环境、煤层赋存情况,通过定位模块能够实时扑捉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方位,为矿井生产或管理人员提供实时资料,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避免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矿用掘进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矿的巷道掘进中大量推广使用了掘进机开掘巷道,使用掘进机掘进巷道具有掘进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解决采、掘失调的难题,同时由于掘进机掘进对工作面碛头和巷道围岩破坏、冲击力小,一点一点的割煤,煤层瓦斯释放时间长,可以避免炮掘工作面瞬时爆破而造成的瓦斯超限难题。
根据专利号201210231902.7,公开了掘进机,包括截割部、铲板部、本体部、运输部,截割部由截割头、伸缩套筒、伸缩油缸、截割减速机和截割电机组成,铲板部由主、侧铲板,星轮和铲板升降油缸组成,本体由本体架和铲板伸缩架组成,运输部由一运前槽、一运后槽和二运连接架组成,截割头和截割减速机通过高强度螺栓铰接在伸缩套筒两端,截割电机铰接在截割减速机后面,截割部通过连接销连接在本体架上,伸缩油缸推动截割头沿伸缩套筒向前运动,铲板和一运通过销与铲板伸缩架连接,铲板伸缩架沿本体架上的滑箱滑动,二运连接架通过高强度螺栓铰接在一运后槽上,过加大掘进机的截割部伸缩量和截割部卧底量,提高截割率,实现了铲板部的伸缩,配合截割部伸缩量的增大,提高出货量,实现了一运和二运跟随铲板同步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一运的落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掘进机在地下工作,导致地面技术人员无法了解掘进机的工作状态及煤层赋存条件的变化情况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和工艺,使得掘进机在工作时不能很好的判断危机,容易引起事故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能够将掘进机的工作状态、井下工作环境、煤层赋存情况、工作人员的人数和分布情况实时传送到地面工作站内。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矿用掘进机的工况采集系统,包括地面工作站、位于掘进机上的MPU和设置于所述MPU上的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掘进机上设置有工作状态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当所述工作状态模块和所述环境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所述MPU内,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地面工作站进行双向传输数据,所述掘进机上设置有用于扑捉作业人员位置的定位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状态模块包括传感器和设置于驾驶舱工作台上的电控按钮,所述传感器加装于所述电控按钮上,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MPU上。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前摄像头和后摄像头,所述前摄像头设置于驾驶舱的前侧,且位于前挡玻璃的顶部,所述后摄像头设置于驾驶舱的后侧,且位于后挡玻璃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天线、WIFI通信模块、由四个所述定位天线组成的定位网和定位卡,所述定位天线设置于驾驶舱外侧顶部的四个角上,通过所述定位网定位安装于施工人员上的定位卡,并通过设置于所述定位天线内的WIFI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地面工作站。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RS接口和电缆,所述RS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MPU和所述地面工作站的PC机上,并通过连接在两个所述RS接口上的电缆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