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87658.4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尹文君;赵一钢;陈红伟;王庆云;杨冰儒;向祯晖;何子瑜;常开应;查少雄;白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天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12 | 分类号: | C22C21/12;C22C1/03;C22F1/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铸造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3.0~6.5% Cu、0.3~1.2% Mn、0.4~1.0% Mg、0.2~1.6%Ag、1.5~3.0%Ti、0.6~1.5%B、0~0.2%稀土元素和余量的Al组成。通过各组分科学、合理的配比,工艺处理,析出强化效果显著的CuAl2相、Al2CuMg过渡相,提高其耐热性,弥散分布的MnAl6相能阻止铝合金的结晶过程和晶粒长大、显著细化晶粒,Ag‑Mg原子团的耐热性好,形成非自发核心的TiAl2相,有效细化内部组织,提高铝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使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σb达506MPa,室温硬度HB达147;200℃高温抗拉强度σb达447MPa,290℃高温抗拉强度σb达308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作为轻质的商用金属工程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大、耐腐蚀性能强、加工成型性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机械制造及化学工业等领域的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以铝为基础,通过添加铜、镁、锌或锰等合金化元素,使铝合金的强度有了显著提高。铸造铝合金以熔融金属充填到铸型腔中冷却成型,具有受零件结构设计限制小的优点,广泛作为轻量化要求较高的结构件,如航空航天器壳体、水下航行器壳体、汽车气缸盖、变速箱壳体、仪器仪表壳体等。铸造AlCu系合金是一种强度较高的铸造铝合金,具有低密度比强度高、抗蚀性和铸造工艺性好的特点,其抗拉强度在200~300Mpa,ZL204A、ZL205A经T5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甚至可达450MPa,但该材料的硬度较低(通常HB≤120),并且采用T5不完全人工时效热处理,内部组织结构处于亚稳定状态,在较高温度时其抗拉强度下降显著,难以满足高性能铸造铝合金材料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零部件的服役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材料具有更高的室温性能,而且要求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也能保持足够的机械性能。因此,开发高强度铸造铝合金材料是目前铝合金研发的重要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铝合金存在的室温硬度低、高温环境下抗拉强度急剧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Cu 3.0~6.5%、
Mn 0.3~1.2%、
Mg 0.4~1.0%、
Ag 0.2~1.6%、
Ti 1.5~3.0%、
B 0.6~1.5%、
稀土元素 0~0.2%、
Al 余量、
上述各组分总和为100%。
所述稀土元素为Ce、Y、Nd、La、Pr、Er、Sc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的2-3种,且2-3几种是等比例配入。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铸造铝合金通过下列步骤制备:
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备料:
Cu 3.0~6.5%、
Mn 0.3~1.2%、
Mg 0.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天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天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