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位搭接结构、吊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496.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王鹏起;刘受志;刘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E04B9/20;E04B9/24;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结构 吊顶 组件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限位搭接结构、吊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涉及装修工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吊顶板上开设凹槽而导致对吊顶板的材质要求较高的问题。该限位搭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安装龙骨、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安装龙骨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向同一侧延伸的两个支撑板,顶板用于与屋顶固定连接。安装龙骨还包括连接于两支撑板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位于两支撑板相背的两侧。第一搭接件与吊顶板固定连接且搭接于第一安装结构上。第一搭接件与第一安装结构在顶板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第二搭接件与吊顶板固定连接且搭接于第二安装结构上。该限位搭接结构用于安装吊顶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修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搭接结构、吊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修工程技术领域中,很多情况下会使用吊顶板来进行屋顶的装饰,吊顶板一般通过倒T形安装龙骨来实现安装,倒T形安装龙骨包括用于与屋顶固定的底板及与底板垂直的卡板。对应的,需要在吊顶板厚度方向上的侧面的中间位置开设凹槽。安装吊顶板时,倒T形安装龙骨的卡板伸入吊顶板上的凹槽中,以实现吊顶板的安装,一块吊顶板配套两个倒T形安装龙骨使用。
但是,上述安装吊顶板的方法中,因为需要在吊顶板厚度方向的侧面上开设凹槽,而吊顶板厚度一般较小,这就对吊顶板上开设凹槽的精度要求较高,进而导致吊顶板加工难度较高;另外,为保证吊顶板上凹槽的槽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凹槽的槽壁较薄的情况下,对于吊顶板的材质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搭接结构、吊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吊顶板上开设凹槽而导致对吊顶板的材质要求较高和加工难度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限位搭接结构,该限位搭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安装龙骨、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安装龙骨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向顶板的同一侧延伸的两个支撑板,顶板用于与屋顶固定连接且平行于屋顶。安装龙骨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支撑板的自由端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位于两支撑板相背的两侧。第一搭接件用于与吊顶板固定连接,且搭接于第一安装结构上。第一搭接件与第一安装结构在顶板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第二搭接件用于与吊顶板固定连接,且搭接于第二安装结构上。
使用该限位搭接结构安装吊顶板时,可以将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固定于吊顶板上,并将安装龙骨固定于屋顶上,然后使得吊顶板靠近安装龙骨并通过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搭接在安装龙骨上。这种安装吊顶板的方式,可以将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固定于吊顶板靠近屋顶的背面上,不需要在吊顶板垂直于屋顶的侧面上开设凹槽,所以降低了吊顶板的加工难度。而且,也不需要为了保证凹槽槽壁的结构强度而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吊顶板,降低了吊顶板对于材质的要求,也即降低了吊顶板的制作成本。另外,因为安装龙骨一般为长条状,顶板的宽度方向也即安装龙骨的宽度方向,在安装该限位搭接结构时,将各安装龙骨沿安装龙骨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然后将吊顶板搭接在各安装龙骨上,设置第一搭接件与第一安装结构在顶板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可以对吊顶板在安装龙骨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如此一来,在屋顶安装多个吊顶板时,只要安装龙骨的位置确定好,各相邻吊顶板的间距也即确定,避免了人工调整相邻吊顶板之间的间距,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各吊顶板的安装精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限位板。第一连接板与对应支撑板相连接且平行于顶板。限位板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垂直于顶板。限位板和顶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侧。第一搭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搭接板和第一过渡板。第一固定板用于与吊顶板固定连接且平行于顶板。第一搭接板用于搭接于第一安装结构的限位板上。第一过渡板用于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搭接板。第一搭接板具有槽口背向顶板的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板的自由端在顶板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这种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搭接件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