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87238.6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财;肖敏;黎浩;李斯思;黄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16;B28B1/50;B28B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黄洁玲 |
| 地址: | 511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弃 陶瓷 抛光 淤泥 取代 部分 磨细 制备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方法 | ||
1.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平均粒径30~60μm、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的水泥45~115份,
平均粒径35~70μm、消解时间10~30分钟的生石灰80~140份,
平均粒径20~80μm的石膏5~30份,
平均粒径1~100μm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180~420份,
平均粒径50~130μm的磨细砂90~210份,
发气剂0.4~1.0份;
水100~150份;
其中,所述废弃陶瓷抛光淤泥预处理为质量浓度45~55wt%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后再与余下原料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平均粒径30~60μm、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的水泥60~100份,
平均粒径35~70μm、消解时间10~30分钟的生石灰90~130份,
平均粒径20~80μm的石膏10~25份,
平均粒径1~100μm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240~360份,
平均粒径50~130μm的磨细砂130~170份,
发气剂0.6~0.8份;
水110~1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平均粒径30~60μm、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的水泥80份,
平均粒径35~70μm、消解时间10~30分钟的生石灰110份,
平均粒径20~80μm的石膏18份,
平均粒径1~100μm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300份,
平均粒径50~130μm的磨细砂150份,
发气剂0.7份,
水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双氧水、漂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剂为活性铝含量大于85%的铝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细砂包括河砂磨细砂、石英砂磨细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废弃陶瓷抛光淤泥预处理,制备成质量浓度为45~55wt%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
S2. 按配比加入水泥、生石灰、石膏和磨细砂,搅拌均匀,得均匀粉体;
S3. 将水及步骤S1所得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按配比加入步骤S2所得均匀粉体中搅拌均匀,再按配比加入铝粉搅拌均匀,得均匀混合物;
S4. 将步骤S3所得均匀混合物浇注入45~65℃的模具内,带模在45~65℃温度下静置2~3.5小时,切割,得坯体;
S5. 将步骤S4所得坯体蒸压养护,即得所述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取代部分磨细砂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蒸压养护为升温1.5~3小时至蒸汽压力达0.8~1.2MPa,恒温恒压6~10小时,再降温降压1.5~3小时至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2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