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5767.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俊;李明朝;黄团康;秦友林;沈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K7/26;C08K3/22;C08K5/098;C08J9/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微 发泡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浓度AC发泡母粒5‑15份;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丙烯70‑80份;纳米二氧化硅1‑4份;纳米氧化锌0.4‑1.2份;硬脂酸锌0.1‑0.3份;所述的高浓度AC发泡母粒由15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8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组成;采用密炼的共混方式,先将低密度聚乙烯熔融后加入偶氮二甲酰胺充分密炼并剪碎成粒。所得产品具有结构均一、尺寸微小、密度较大的泡孔结构使得其质量得到降低,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加入量,且在用量较小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优良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发泡聚丙烯逐渐受到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它比起常用的发泡塑料,有着更高 的刚性,耐化学性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它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给其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同时泡孔结构的存在,必然会提升其绝热,隔音和吸收能量的能力。用它来代替未发泡的聚 丙烯或者其他发泡材料,既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减轻整体质量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这赋予了微发泡PP在汽车,建筑,航空,工农业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PP虽然拥有很多优点,但是其内部分子呈线性结构,且存在晶体相而表现出较低的熔体 强度,所以发泡性能很差。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熔融的PP没有足够的黏度来包覆住发泡过 程产生的气体,部分气体直接破孔而出,或者合并生成大孔结构,这些结构都会以缺陷的形 式存在于材料之中,严重劣化其机械性能。对于发泡材料,只有生成的泡孔致密且均匀分布 于基体之中,才能在减轻材料质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结构均一、 尺寸微小、密度较大的泡孔结构使得其质量得到降低,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加入量,且在用 量较小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优良的机械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高浓度AC发泡母粒5-15份;
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
聚丙烯70-80份;
异相成核剂纳米二氧化硅1-4份;
纳米氧化锌0.4-1.2份;
硬脂酸锌0.1-0.3份。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高浓度AC发泡母粒由15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8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组成;采用密炼的共混方式,先将低密度聚乙烯熔融后加入偶氮二甲酰胺充分密炼并剪碎成粒。
按上述方案,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分子量为100000-135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0-4.0,门尼粘度为20-40。
按上述方案,所述聚丙烯的结晶度为40%-60%,230℃下重量为2.16公斤时熔体熔融指 数为5-15g/10min。
按上述方案,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纯度大于99%,粒径小于50nm。添加量为纳米氧化锌的4倍。
按上述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锌纯度大于99.5%,粒径小于50nm。
上述微孔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浓度AC发泡母粒、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异相成核剂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氧化锌、硬脂酸锌按比例充分混合均匀;
(2)将所得混合物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在165-18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 造粒,得到预发泡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