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多尺度态势感知流程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5656.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4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夏朝禹;裴锡凯;周自力;侯昌波;郝育松;郭春波;唐伟;范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04;G06K9/62;G06F1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航 交通 管制 运行 尺度 态势 感知 流程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多尺度态势感知流程的处理方法,包括:空管运行数据安全防护与融合,民航管制运行安全态势表征,民航管制运行多尺度安全态势评估,民航管制运行安全态势智能预测。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形成面向民航管制运行安全的多尺度智能态势感知体系。该方法流程能够智能分析处理信息、智能感知安全风险,改变严重依赖人工的传统技术现状,可实现民航管制运行安全态势准确感知、预警及管制运行品质的有效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交通管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多尺度智能态势感知流程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民航空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民航空管作为民航运输行业的指挥中枢。近年来,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激增和管制规模的不断扩大,管制运行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技术支撑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效应在管制运行过程中不断显现,暴露出影响和制约空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安全形势存在忧患。
目前,管制运行安全管理主要采用空管自动化、流量管理、协同决策系统、场面监控等管制一线指挥系统,过多依赖人工经验判断,且缺乏多尺度智能化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测技术手段支撑。
现有部分传统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安全感知技术:
1)利用二次雷达应答机,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转变,通过雷达反射波形成目标位置信息,进而对目标态势进行分析。
2)利用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可接收航空器的数据报文,获得目标的精确定位信息,可用于航路、终端区、塔台管制空域的目标监视信息,实现空中交通的有效管理。
3)流量预测和航迹目标监视技术依靠单一的4D航迹预测和航空器位置信息的监视。
4)空管自动化系统中冲突探测、告警与解脱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决策支持工具,其是提高空中交通飞行安全主要手段。
上述方案存在如下缺点:现有民航交通管制运行以人为主,机器为辅,重点解决空管信息获取与处理问题。上述感知数据以孤岛形式独立运行,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数据整合,数据集成度和融合度不够,导致管制运行协同性差,管制运行品质不高。无法对未来空管运行风险进行态势判断与预警,导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技术支撑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效应在管制运行过程中不断显现。
导致的原因是:当前空管运行中心重点结构化数据的融合集成未考虑非结构化数据的异构融合,导致运行感知数据类型单一,无法构成管制运行知识图谱。同时,缺乏实体间关系和特征的智能分析手段,未基于知识图谱框架进行空中交通流多尺度态势感知、趋势预测和整个空管运行能力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聚焦民航管制运行精细化安全管理,优化空管运行与控制,提供一种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多尺度智能态势感知流程的处理方法,实现民航管制运行安全态势准确感知、预警及管制运行品质的有效监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复杂的民航管制运行环境和海量空管运行数据,利用数据多尺度、知识多尺度和感知多尺度来保证管制运行安全态势感知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基于知识图谱、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感知过程智能化和可视化,确保态势感知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提升态势感知及动态演化能力。最终,通过多尺度智能态势感知技术实现精细化民航管制运行安全管理,优化管制服务运行与控制,支撑民航管制运行精细化安全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民航交通管制运行多尺度态势感知流程的处理方法,包括:
空管运行数据安全防护与融合步骤:获取空管运行数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缺失空管运行数据填补算法及时空对准的空管运行数据融合算法,对所述空管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安全与融合处理,得到第一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