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5445.8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济生;陶朵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2 | 分类号: | A61B5/12;A61N1/36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使用 儿童 言语 感知 能力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得第一类型掩蔽声和第二类型掩蔽声;获得第一和第二类型掩蔽声的第一和第二掩蔽效应;获得能量和信息掩蔽效应;能量掩蔽效应输入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信息掩蔽效应输入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模型,获得第一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获得第一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的第一等级;获得第一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的第二等级;获得第一权重比;获得第一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针对人工耳蜗使用儿童在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的定量定性评估手段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模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
人工耳蜗在聋哑儿童中的使用是热门应用对象,而日常环境中的嘈杂场景是要求人工耳蜗具有良好的对于多人谈话即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所以听觉掩蔽效应的评估对于提高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知的技术中基本都是通过模拟生活环境,并通过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反馈进行评估,但儿童反馈的信息并不全面,且并没有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针对人工耳蜗使用儿童在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的定量定性评估手段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针对人工耳蜗使用儿童在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的定量定性评估手段的技术问题。通过获取多种类型掩蔽声音模拟多种语境,再分别获取人工耳蜗使用儿童对于多种掩蔽声音的掩蔽效应,进一步利用掩蔽分离模型将掩蔽效应分为能量掩蔽效应和信息掩蔽效应,并对能量掩蔽效应和信息掩蔽效应分别评估得到评估等级,再依据评估等级的权重比可以评估对能量掩蔽效应和信息掩蔽效应效果比重。评估结果可由能量掩蔽效应和信息掩蔽效应的评估等级以及权重比表达,达到了定性定量的评估人工耳蜗使用儿童在多人竞争语境下的听觉掩蔽效应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使用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类型掩蔽声和第二类型掩蔽声,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掩蔽声和所述第二类型掩蔽声不同;获得所述第一类型掩蔽声的第一掩蔽效应;获得所述第二类型掩蔽声的第二掩蔽效应;将所述第一掩蔽效应和所述第二掩蔽效应输入掩蔽分离模型,获得能量掩蔽效应和信息掩蔽效应;将所述能量掩蔽效应输入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将所述信息掩蔽效应输入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模型,获得第一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第一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的第一等级;获得所述第一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的第二等级;根据所述第一等级和所述第二等级的比值,获得第一权重比;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比、所述第一能量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信息掩蔽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获得第一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评估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