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机构及爬梯用可移动防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5131.8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艺;詹朝曦;李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C7/18 | 分类号: | E06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36202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机构 爬梯 移动 装置 | ||
1.一种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啮合组件,所述啮合组件包括第一啮合部件和能够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啮合的第二啮合部件;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件和与所述制动件连接的推出件,所述推出件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啮合部件连接,拨动所述制动件能够促使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咬紧啮合,实现制动;
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撑开部件和动力传递部件,所述撑开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的第一撑开架、连接于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第二撑开架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之间的撑开块;所述动力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动件,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撑开块;拨动所述制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撑开块移动,以解除所述撑开块对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的支撑;所述制动件复位能够带动所述撑开块复位,以使所述撑开块再次支撑于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均为“L”型撑开架,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相对设置形成具有缺口的“U”型架;
所述撑开块为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设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锥形块的尖端两侧分别设置一顶开斜面,所述第一撑开架和所述第二撑开架远离所述啮合组件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斜面,任意一侧所述顶开斜面均与一所述导向斜面配合;
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为动力传递连杆,所述动力传递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为弧形杆件,所述弧形杆件的一端侧面连接所述推出件,向靠近所述弧形杆件的外凸一侧拨动所述弧形杆件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推出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咬紧啮合,实现制动;所述弧形杆件外凸一侧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能够使所述弧形杆件的所述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弧形杆件的外凸一侧复位,进而带动所述推出件反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之间错缝啮合,实现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件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制动件上;
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
推出块,所述推出块铰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
推出杆,所述推出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出块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或所述第二啮合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为直齿条。
6.一种爬梯用可移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机构,以及:第一锁定部件,所述第一锁定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紧面;
第二锁定部件,所述第二锁定部件通过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锁定部件连接,所述第二锁定部件靠近所述第一锁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锁紧面,所述第二锁紧面与所述第一锁紧面之间用于穿设爬梯立柱;
所述制动件通过安全绳连接人体或物体,当所述人体或物体发生坠落且拨动所述制动件使所述制动机构启动制动后,能够使所述第二锁紧面和所述第一锁紧面夹紧所述爬梯立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爬梯用可移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面与所述第一锁紧面均为弧形面,且所述弧形面内设置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1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膏棒
- 下一篇:一种碗自动靠近的放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