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82991.6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成;童衍辰;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8;G01R31/39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辛鸿飞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电芯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设电压变化速率,预设电压变化速率为正常状态的电芯的电压变化速率;获取待检测的电芯的待测数据,待测数据包括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将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和预设电压变化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待检测的电芯是否为异常状态。本申请通过以电芯的电压变化速率作为电芯检测的关键参数;并将获取的待检测的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速率与预设电压变化速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来判断待检测的电芯是否出现异常,能够提高识别电芯异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电池检测方法应用到BMS的管理中,进而能够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发生,提高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芯的安全,尤其是机械安全,是目前软包电池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很多恶劣工况如跌落,振动甚至是滚动后可能出现的软包电池破损却无法被发现而终端用户继续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安全可靠性隐患。
因此,亟需找到一些关键的参数用于电芯检测,以实现兼有对电芯故障判别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改善现有的电池安全的判断方法难实现兼有对电芯故障判别的有效性和快速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设电压变化速率,预设电压变化速率为正常状态的电芯的电压变化速率,获取待检测的电芯的待测数据,待测数据包括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将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和预设电压变化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待检测的电芯是否为异常状态。以电芯的电压变化速率作为电芯检测的关键参数,并将获取的第一电压变化速率与预设电压变化速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来判断待检测的电芯是否出现异常,能够提高识别电芯异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电压变化速率包括:正常状态的电芯满充后放电时的电压变化速率,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包括:待检测的电芯满充后放电时的第二电压变化速率。通过进一步明确预设电压变化速率和第一电压变化速率的范围,使得在满充后放电过程中即可识别电芯异常,进而利于进一步加快了电芯检测的速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电芯满充后放电至第一检测电压所需的时间定义为第一检测时间,预设电压变化速率=(正常状态的电芯的满充电压-第一检测电压)/正常状态的电芯的第一检测时间。其中,第一检测电压为正常状态的电芯的满充电压的1/1.25或1/1.5或1/2或1/3或1/4,或第一检测电压为0。通过进一步明确预设电压变化速率,使得在满充后放电过程中的第一检测时间即可识别电芯异常,进而利于进一步加快电芯检测的速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压变化速率=(待检测的电芯的满充电压-第一检测电压)/待检测的电芯的第一检测时间。通过进一步明确实际电压变化速率,使得在满充后放电过程中的第一检测时间即可识别电芯异常,进而利于进一步加快电芯检测的速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电压变化速率包括:正常状态的电芯自放电终止电压充电时的电压变化速率,第一电压变化速率包括:待检测的电芯自放电终止电压充电时的第三电压变化速率。通过进一步明确预设电压变化速率和第一电压变化速率的范围,使得在自放电终止电压充电过程中即可识别电芯异常,进而利于进一步加快电芯的检测速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电芯自放电终止电压充电至第二检测电压所需的时间定义为第二检测时间,预设电压变化速率=(第二检测电压-正常状态的电芯的放电终止电压)/正常状态的电芯的第二检测时间。其中,第二检测电压为正常状态的电芯的满充电压的1/1.25或1/1.5或1/2或1/3或1/4。通过进一步明确预设电压变化速率,使得在自放电终止电压充电过程中的第二检测时间即可识别电芯异常,进而利于进一步加快电芯的检测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