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辅助温差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2307.4 | 申请日: | 202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于芃;孙树敏;程艳;王楠;王玥娇;王士柏;张兴友;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5 | 分类号: | F03G7/05;F01K11/02;F01D15/10;F03G6/00;F03B13/18;F04B17/00;F25B39/00;F24S2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辅助 温差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辅助温差能发电系统,包括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具有串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太阳能加热组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位于海面以下;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波浪能泵送系统;波浪能泵送系统包括浮台,浮台通过摆臂连接浮子,摆臂连接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的缸体连接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管道上。将波浪能、太阳能与海洋温差能结合起来,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将海洋表面温海水输送至太阳能加热组件中加热,最后将加热后的海水输送至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中,有利于减小海水泵的功率消耗,提高发电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海洋能源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波浪能辅助温差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阳光照射至海水表层,而深水长期不受阳光照射,造成海水表层温度高,深层海水温度低,海洋温差能正是利用海水表层与深层间的温度差实现热力循环,推动低温朗肯循环做功,以此进行发电。海洋温差能因其储量大,分布广,可再生且稳定的特点收到广泛关注,但由于海洋温差较小,存在发电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温差能热力循环的实现,一般伴随深层海水的泵送过程,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海水输送,使得温差能系统的发电效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浪能辅助温差能发电系统,将波浪能、太阳能与海洋温差能结合起来,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将海洋表面温海水输送至太阳能加热组件中加热,最后将加热后的海水输送至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中,有利于减小海水泵的功率消耗,提高发电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波浪能辅助温差能发电系统,包括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具有串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
第一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太阳能加热组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位于海面以下;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波浪能泵送系统;
第二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温水泵,表层海水通过温水泵输送至第二蒸发器。
波浪能泵送系统包括浮台,浮台通过摆臂连接浮子,摆臂的中部连接活塞组件,浮台和浮子分别位于摆臂两端,活塞组件的缸体连接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管道上;
活塞组件包括与摆臂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连接活塞,活塞位于缸体内部,缸体通过固定连接器固定在浮台上,浮台通过锚链漂浮在海面上设定位置。
浮子在海浪的作用下通过摆臂带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改变缸体内部的体积,推动海水通过管道依次经第二单向阀、缸体、第一单向阀流至太阳能加热组件中。
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包括与第一蒸发器出口连接的透平机,透平机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出口连接工质泵的入口,工质泵出口连接至第二蒸发器的入口。
冷凝器还与冷水泵的出口连接,冷水泵的入口管道位于海面以下,通过冷水泵提供冷凝器的冷却介质。
透平机还与发电机连接,用于驱动发电机实现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将波浪能、太阳能与海洋温差能结合起来,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将海洋表面温海水输送至太阳能加热组件中加热,最后将加热后的海水输送至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中,有利于减小海水泵的功率消耗,提高发电功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