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275.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达;张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32;H01B7/36;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张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温控 变色 功能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输电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包括保护层一,所述保护层一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内嵌有温控变色贴,所述保护层一的表面一体注塑有两个保护层二,所述保护层二的表面喷涂有隔热材料;本发明专利通过在保护层一的表面的开设凹槽,并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可以根据保护层一温度变色的温控变色贴,实现了温控变色功能,让现场人员可以通过观看温控变色贴的颜色变化,快速的了解到电缆是否出现超负荷现象,从而让现场人员可以及时进行上报,进而使相关部门可以及时解决,进而避免了电缆会出现自燃现象,避免了电缆自燃会对周边人们造成的损失及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公开号为CN10433223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包括导电芯体、绝缘层隔热材料(5)、屏蔽层和保护层导电芯(7),绝缘层内外分别设置屏蔽层;导电芯体包括导电内芯保护层一(1)和沿导电内芯保护层一(1)径向设置的翅片凹槽(2)及填充于翅片凹槽(2)间的散热层温控变色贴(3),散热层温控变色贴(3)为低熔点合金层。该电缆载流能力大,散热能力强,节约原料,老化速度慢,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其虽然提高了电缆的使用性能,但电缆出现超负荷现象时电缆会开始急剧升温,而现场人员只能通过观看电缆往往无法及时的了解到电缆的超负荷现象,常常会因为电缆温度过高发生自燃现象,从而给周边人们造成安全隐患,且其在夜晚使用时不能发出光亮,电缆若是夜晚需要进行检修,检修人员则需要耗费时间进行寻找,从而导致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时十分的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具备温控变色和夜晚发光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电缆在使用时无法根据电缆使用温度变色和无法在夜晚发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控变色功能的电缆,包括保护层一,所述保护层一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内嵌有温控变色贴,所述保护层一的表面一体注塑有两个保护层二,所述保护层二的表面喷涂有隔热材料,所述保护层一的顶部设有两组蓄光膜,一组所述蓄光膜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蓄光膜的底部与隔热材料粘接,所述保护层一的内部设有导电芯。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二的材质为透明橡胶,所述隔热材料具体为透明隔热涂料。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二位于凹槽的顶部,所述保护层二靠近温控变色贴的一侧不与温控变色贴接触。
优选的,所述温控变色贴为可逆高温热变色材料。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一的温度小于100℃时颜色与温控变色贴的颜色相同,所述保护层一的温度大于100℃时温控变色贴的颜色变为红色。
优选的,所述导电芯的表面栓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导电芯的表面填充有散热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层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一,所述屏蔽层一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一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屏蔽层二,所述屏蔽层二具体为镓合金。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一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与屏蔽层二的内部固定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专利通过在保护层一的表面的开设凹槽,并在凹槽的内部设置可以根据保护层一温度变色的温控变色贴,实现了温控变色功能,让现场人员可以通过观看温控变色贴的颜色变化,快速的了解到电缆是否出现超负荷现象,从而让现场人员可以及时进行上报,进而使相关部门可以及时解决,进而避免了电缆会出现自燃现象,避免了电缆自燃会对周边人们造成的损失及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珠江电线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