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对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0691.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恋;张颖玲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比对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人脸比对请求;其中,所述比对请求中携带有待比对图像;将人脸图像库中的每一人脸图像的特征与所述待比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比中结果中每一比中的特征的质量得分,将所述质量得分大于等于预设质量阈值的特征,确定为第二比中结果;将所述第二比中结果作为最终的比中结果进行输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比对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已成为现今的热门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门禁、拍照等场景中。人脸比对为人脸识别的一个分支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将获取到的用户图像与已注册的底图进行对比,如果用户图像与底图较为相似,则将该底图作为比对的结果。
但是,用户图像对应的抓拍设备的厂商不同,配置不同,架设情况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用户图像的人像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由于底图的获取场景也非常多,来源多种多样。因此,现在技术中常存在比对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对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人脸比对请求;其中,所述比对请求中携带有待比对图像;将人脸图像库中的每一人脸图像的特征与所述待比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比中结果中每一比中的特征的质量得分,将所述质量得分大于等于预设质量阈值的特征,确定为第二比中结果;将所述第二比中结果作为最终的比中结果进行输出。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比中后过滤掉低质量的比中特征,以缩小比中结果的范围,提升比对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人脸比对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比对图像的人脸质量得分、所述待比对图像的人脸角度信息和所述待比对图像的尺寸类信息;根据所述人脸质量得分、所述人脸角度信息和所述尺寸类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筛选,以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是否满足人脸比对的条件。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比对前从多种维度上过滤掉低质量的待比对图像,提升比对准确率和比对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比对图像的人脸质量得分,包括: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在所述待比对图像中存在人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人脸的清晰度和重影程度;根据所述待比对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以及存在人脸时所述人脸的清晰度和重影程度,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的人脸质量得分,以过滤掉未满足人脸比对条件的待比对图像。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过滤掉模糊、重影和非人脸情况的低质量人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人脸质量得分、所述人脸角度信息和所述尺寸类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筛选,以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是否满足人脸比对的条件,包括:在所述人脸质量得分小于预设人脸质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未满足人脸比对的条件;对未满足人脸比对条件的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过滤。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利用人脸质量得分对待比对图像进行筛选,筛选出高质量的人像用于后续的比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比对图像的人脸角度信息,包括:对所述待比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所述待比对图像中的人脸角度信息,以过滤掉未满足人脸比对条件的待比对图像;其中,所述人脸角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的俯仰角、人脸的翻转角、人脸的偏航角。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利用比对人脸的各种角度信息,过滤掉过度侧脸的人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0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电池的极耳与极柱连接结构
- 下一篇: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