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997.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龙;林强;杨钊;龙全明;施江靖;孙丽艳;施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10 | 分类号: | H01H19/10;H01H19/14;H01H19/02;H01H1/58;H01H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陈学晓 |
地址: | 325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关,解决结构设计不合理、调档不够精准、导线连接位置连接不牢靠、操作繁琐等问题。转轴带动旋转座旋转,弹性组件与外齿环接触,到达某个档位时弹性组件会弹性抵持在外齿环的其中一个齿槽内,从而实现档位的定位切换,与此同时,到达某一档位时,按压棱按压动触端的凸起,下压动触端与对应静触端接触导通,实现档位的切换导通;组装便利,结构设计更加新颖、构造巧妙,设计合理有效;此外,导线的端部接头浸锡后直接快速插入卡线通道,甚至插入至容置空腔内,待锡固化后,导线的接头可与卡线通道两侧的卡线钩板和接触板形成固定,可接触固化的面积增大,结构上会更加牢靠稳定,从而实现快插固定导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是一种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旋转开关是通过旋转转轴实现各档位之间的切换,在目前技术中旋转开关结构中,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旋转开关、专利号:CN201520086580.0为例,其通过在转轴上安装跟随转轴转动的动触片,转轴周围布置各档位的若干静触片,动触片在旋转过程中和对应各个静触片接触连接以实现档位的切换连接,为了定位到达各个档位,在转轴内安装上弹性件与外壳内壁凹槽配合,从而实现档位的定位切换。然而,这种结构设计虽然不复杂,组装上却费时费力,装配工序繁多,设计上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档位切换逻辑功能单一;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旋转开关的档位切换结构容易出现卡壳、空转等故障,导致调档时指令声不清晰以及定位不准。内部单个弹性件容易疲软,长久使用后还是会造成档位切换不精准、手感较差等现象发生。此外,现有的旋转开关具有多个动触端和静触端,各个动触端和静触端普遍为普通插片端子,插片端子中间开设有一通孔,导线接头锡焊在插片端子上实现简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因其结构不稳定、不牢靠而不适用于高要求开关场景中。为了满足接头的要求,通常插片端子与导线连接与配套的快接端子插接形成较为固定的连接,然而这种方式,操作上比较繁琐,使用装配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解决结构设计不合理、调档不够精准、导线连接位置连接不牢靠、操作繁琐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有转轴和外壳,所述转轴活动穿设在外壳上,所述转轴的外围联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包括有外齿环以及若干个按压棱,所述外齿环包括有若干个交错布置的齿牙和齿槽,所述外壳上安装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与外齿环抵持配合;所述外壳内还安装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的动触端以及静触端,每个所述动触端上均具有凸起,所述按压棱随旋转座旋转抵压于对应的凸起上以带动对应动触端与静触端接触导通;所述动触端、静触端均包括有接触板、连接板以及卡线钩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接触板和卡线钩板之间,所述接触板与卡线钩板正对布置,并且所述接触板、连接板以及卡线钩板三者之间形成供外部导线插入的容置空腔;所述卡线钩板呈钩形,其钩形的端部向容置空腔方向弯曲并且向容置空腔内部延伸,所述卡线钩板的钩形端部还与接触板之间形成卡线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带动旋转座旋转,弹性组件与外齿环接触,到达某个档位时弹性组件会弹性抵持在外齿环的其中一个齿槽内,从而实现档位的定位切换,与此同时,到达某一档位时,按压棱按压动触端的凸起,下压动触端与对应静触端接触导通,实现档位的切换导通;旋转座集合了适当的档位定位切换和切换导通的功能,组装便利,结构设计更加新颖、构造巧妙,设计合理有效;此外,导线的端部接头浸锡后直接快速插入卡线通道,甚至插入至容置空腔内,待锡固化后,由于卡线通道窄小,导线的接头可与卡线通道两侧的卡线钩板和接触板形成固定,因导线的接头能够同时接触到两侧的卡线钩板和接触板,可接触固化的面积增大,结构上会更加牢靠稳定,从而实现快插固定导线,导线装配效率提升明显,操作简便省力,并且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外壳包括有中空壳体以及两个基座,所述基座分别安装于中空壳体的上下侧;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两组,各组的弹性组件分别安装于对应基座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两组弹性组件均与外齿环抵持配合,能够避免虚位、卡壳、空转等现象,调档时指令清晰,定位准确,提高了调节精度,增加了手感,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T并联电路以及电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针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