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制氢转化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9781.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袁鑫;陈朝青;刘伟;杨东文;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旭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C01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张玉花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转化 装置 | ||
1.一种工业制氢转化炉装置,包括炉体(1)、底座(2)和反应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的下端安装有底座(2),底座(2)沿炉体(1)周向均匀排布,底座(2)的下端与已有地面相连,炉体(1)的上端设置有反应机构(3);
所述的反应机构(3)包括炉盖(30)、提板(31)、出烟管(32)、进气管(33)、连接板(34)、外套管(35)、内套管(36)、出气管(37)和燃烧器(38),炉盖(3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于炉体(1)的上端,且炉盖(30)的下端位于炉体(1)内部,炉盖(30)的侧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提板(31),提板(31)的下端面与炉体(1)的上端面相贴,炉盖(30)的后端设置有出烟管(32),出烟管(32)与炉体(1)内部相通,出烟管(32)的前侧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进气管(33),进气管(33)的下端位于炉体(1)内部,炉盖(30)的正下方设置有连接板(34),进气管(33)的正下方设置有二号通孔,二号通孔开设在连接板(34)上,二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外套管(35),外套管(35)的内部安装有内套管(36),外套管(35)和内套管(36)均为多孔洞管,进气管(33)的下端与内套管(36)的上端内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卡接,外套管(35)和内套管(36)之间的间隙内存储有催化剂,外套管(35)和内套管(36)均为类S形结构,外套管(35)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出气管(37),出气管(37)与内套管(36)相通,出气管(37)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三号通孔相连,三号通孔开设于炉体(1)的下端,炉体(1)的内底壁左右对称安装有燃烧器(38),出气管(37)位于燃烧器(38)之间;
所述的燃烧器(38)之间设置有四号通孔,四号通孔开设在炉体(1)内底壁的中心,四号通孔与电机(380)的输出轴端转动连接,电机(380)的上端面与炉体(1)下端外表面相连,电机(380)输出轴端安装有固定轴(381),固定轴(381)位于炉体(1)内,固定轴(381)的上端上下对称安装有转板(382),转板(382)沿固定轴(381)周向均匀排布,转板(382)位于燃烧器(38)的上方;
所述的炉盖(30)的中部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圆板(300),进气管(33)的中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五号通孔相连,出烟管(32)的中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管通孔相连,五号通孔和管通孔均开设在圆板(300)上,进气管(33)的上端和出烟管(32)的上端均位于圆板(300)的上方;
所述的进气管(33)的中上端和出烟管(32)的上端均位于矩形盒(330)内,矩形盒(330)的下端面与圆板(30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330)内存储有清水,清水的水平面位于出烟管(32)的上端面的下方,矩形盒(330)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盖板(331),进气管(33)的最上端位于盖板(331)的上方,出烟管(32)的正上方设置有六号通孔,六号通孔开设在盖板(33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氢转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36)的外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环板(360),环板(360)的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弹性杆(361),相邻环板(360)之间通过弹性杆(361)相连,内套管(36)最上端环板(360)所连的弹性杆(361)的上端与一号电动滑块(362)的下端相连,一号电动滑块(36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外套管(35)的内环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氢转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381)的上方设置有空心板(383),空心板(383)安装于炉体(1)的内环面上端,空心板(383)位于连接板(34)的下方,空心板(383)沿炉体(1)周向均匀排布,空心板(383)内设置有延伸板(384),空心板(383)和延伸板(384)均为圆弧结构,且空心板(383)和延伸板(384)均向炉体(1)的中心倾斜,延伸板(384)的圆弧表面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385),二号电动滑块(385)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空心板(383)的内圆弧侧壁相连,外套管(35)位于延伸板(384)构成的圆形结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旭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旭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7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