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9651.8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玲;宁耀东;胡波;于豪冰;刘小宇;孔杰;徐尧;焦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地 来源 弯孢聚壳属 真菌 原生 质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新鲜菌丝体制备:取活化培养了2‑3代的菌丝体或菌株种子液接种至PDB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2)菌丝体收集:菌丝体液离心弃上清后使用0.65~0.85mol/L的灭菌渗透压稳定剂清洗,得待用菌丝体;(3)酶解液的制备:配置裂解酶和崩溃酶混合液,加入灭菌渗透压稳定剂充分溶解、过滤除菌后冷藏待用;(4)原生质体制备:将酶解液加入到(2)收集的菌丝体中,摇床下恒温培养;(5)原生质体收集:将步骤(4)的混合液过滤,离心弃上清后使用灭菌渗透压稳定剂清洗并重悬;(6)原生质体再生:将(5)中的原生质体悬液与再生培养基混合,倒平板凝固后于28℃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复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Eutypella sp.D-1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弯孢聚壳属真菌Eutypella sp.D-1分离自北极地区,可以产生一系列结构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比如倍半萜、海松烷二萜、细胞松弛素类和甾体类等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次级代谢产物都有较好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前期,发明人对Eutypella sp.D-1采用了单菌多产物(OSMAC)策略,获得了丰富的代谢产物,但没有真正从基因层面对该菌进行探究。
为了更好的挖掘该菌株产结构独特且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力,可采用生物合成技术激发菌株的沉默基因,提高其产次级代谢物的能力。经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之后,发现该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常规的实验条件下往往表达很少,如果激活或改造微生物基因簇,可以充分发掘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
原生质体是指去除了细胞壁之后的细胞成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研究真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工具。对于真菌的遗传转化最常见的是原生质体介导的转化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真菌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闫思远等通过构建枸杞内生轮状镰刀菌(Fusarium nematophilum)NQ8GⅡ4菌株原生质体,PEG介导外源DNA转入原生质体,获得GFP标记的转化子,为阐明该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奠定基础;农倩等通过构建裂壳菌L-14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通过多因素实验获得最优制备方案,使再生率达到10.65%,为建立该菌株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真菌原生质体为球状单细胞,其由于去除了细胞壁,更易摄取外源物质,使得能够人为的有效靶向和改造基因,以揭示及研究基因的功能。在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原生质体转化技术,靶向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来揭示基因在相关代谢途径中的具体作用。对于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尚未有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机理,以挖掘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需要对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依托上述研究进行,提供了一种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D-1(Eutypella sp.D-1)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鲜菌丝体制备:刮取固体平板上活化培养了2-3代的菌丝体或取菌株种子液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水PDB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
采用固体菌丝培养时,培养时间为3d;采用液体菌丝培养时,菌株种子液与马铃薯葡萄糖水PDB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培养时间为1d。
(2)菌丝体收集:取步骤(1)中获得的菌丝体于无菌离心管中,8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后使用浓度为0.65~0.85mol/L的灭菌渗透压稳定剂清洗2-3次,弃上清得到待用菌丝体。
由于缺失了细胞壁,原生质体需要适宜的渗透压稳定剂来维持细胞形态,渗透压过高或过低,会使原生质体皱缩或涨破,导致原生质体质量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糖苷生物碱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及其应用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libertellenone G和libertellenone H及其应用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 Z<sub>24</sub>,Cytochalasin Z<sub>25</sub>和Cytochalasin Z<sub>26</sub>及其应用
- 一种拌种咯的配方及工艺
- 一株柱孢霉属真菌菌株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二氢壳二孢氯素的方法
- 一种利用柱孢霉属真菌菌株制备壳二孢氯素的方法
- 生物催化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 环状肽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使用该基因的环状肽化合物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基因的转化体
- 极地来源的弯孢聚壳属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真菌病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