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密相发送功能的卧式粉体混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494.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纯立;张拓;王晰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正攀巨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发送 功能 卧式 混合 | ||
一种带有密相发送功能的卧式粉体混合机,包括混合料箱、侧门移动组件、搅拌器组件和出料口组件,混合料箱包括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相向对接锁定;侧门移动组件包括框架和轨道,框架通过动力轮和从动轮沿轨道滑动;搅拌器组件位于移动壳体端盖处,搅拌器组件包括搅拌轴、气密封组件、传动座和第一电机减速机,搅拌轴安装桨叶;出料口组件包括一对阀板,阀板相对设置且朝外侧翻转开启;本发明无需额外发送设备,直接将物料发送至目的料仓,可在设备进料口上方安装供料仓或真空上料机,直接向混合机放料,也可使用正压密相进料,由密相发送罐设备将物料压入混合仓;混合仓采用可拆分式结构,传动结构简化,卫生清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混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密相发送功能的卧式粉体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现有成熟的粉体混合——发送工艺,均面临着以下问题:
垂直高度;厂房需要较高的垂直高度,要么单层足够高,要么层数足够多。
对接设备;桨叶/螺带混合机,由于其出料口均在混合仓的正下方,需要额外一套发送设备;而二/三维混合机,由于混合过程整个罐体在沿两/三个方向旋转晃动(类似增加前后摇摆功能的水泥罐车),无法与发送设备对接,只能靠人工进行对接放料。
卫生清理;气力混合机作为压力容器,需要使用法兰对接,其笨重的对接件在拆卸清洗和重新安装的过程相当麻烦;桨叶/螺带混合机,需要分别清理混合机和发送设备,如果该混合机没有合适的结构(一般为侧板分离功能,用于清理时让人进入设备内部),再加上作为发送设备的密相发送罐体积较小(无法进入,只能靠手臂深入擦拭内部)、移动料车高度较高(不容易从料车顶部进入)等问题,在实际清理卫生时同样比较麻烦;二/三维混合机,锥形料仓完全无法分离,仅能靠从出料口处伸入手臂擦拭内部,且该设备传动结构较为复杂,卫生死角繁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密相发送功能的卧式粉体混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密相发送功能的卧式粉体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料箱、侧门移动组件、搅拌器组件和出料口组件,
所述混合料箱包括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相向对接锁定,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管;
所述侧门移动组件包括框架和轨道,所述框架中部的前侧设有悬臂,所述移动壳体的一端固定于悬臂上,所述框架底部的前端设有一对动力轮,所述框架底部的后端设有一对从动轮,所述框架通过动力轮和从动轮沿轨道滑动;
所述搅拌器组件位于移动壳体的端盖处,所述搅拌器组件包括搅拌轴、气密封组件、传动座和第一电机减速机,所述搅拌轴贯穿移动壳体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减速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上安装若干组桨叶;
所述出料口组件包括一对阀板,所述阀板相对设置于固定壳体下端的出料口内,所述阀板朝外侧翻转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体上设有气压表接口、加压接口、泄压口和视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体外侧接有进料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料管的外端设有对接法兰,所述排气管的外端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进料管和排气管各设有一气动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料箱的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传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密封组件位于传动座内部,所述气密封组件与隔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轮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由第二电机减速机驱动,所述传动轴带动动力轮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料箱为两端窄中间宽的橄榄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设有加压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正攀巨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正攀巨包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