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9272.9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康九红;贾文文;李国平;吕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mdln 蛋白 基因突变 试剂 制备 诊断 抑郁症 试剂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属于抑郁症诊断试剂技术领域。利用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对抑郁症患者进行DNA测序,分析是否存在突变,作为判断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郁症诊断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紊乱症状,大脑发生了病理性的改变。传统的理论认为,大脑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比如和情绪、活力相关的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减少引起了抑郁症。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大都基于这一点来提高全脑单胺类递质的浓度。针对精神类的疾病,尤其是抑郁症,药物起效的时间往往非常缓慢,且只在20~30%左右的病人中起效。这提示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可能只是间接地起到作用,人们对抑郁症机制的了解可能还没有触及其核心。
尽管抑郁症这种疾病的生理学通路以及病因学机理仍然不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可塑性受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机制。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对各种内外刺激产生的与功能相关的适应性改变,涉及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多种变化,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可塑性涉及长时程增强效应、树突发育与功能改变、轴突发芽和神经再生等改变。在成熟的哺乳动物大脑内,具有多能性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神经前体细胞(NPC)具有分化产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的能力。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受损时,神经前体细胞作为代偿手段进行补偿。然而,许多大脑症状当中的病理学特点都是由于炎症所导致的氧化环境中神经元的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过多。抑郁和焦虑情况可能依赖于细胞类型、基因背景以及大脑区域。然而,何种基因怎样调控这些行为,且在大脑中作用的具体位置,以及在神经可塑性异常的状态所起的作用仍然未知。目前仍缺乏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靶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利用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对抑郁症患者进行DNA测序,分析是否存在突变,作为判断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MDL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蛋白突变为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氨基酸L突变为F。
优选的是,编码所述MDLN蛋白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蛋白突变对应的基因突变为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19位核苷酸c突变为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编码MDLN蛋白的基因突变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编码MDLN蛋白的基因突变的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和SEQ IDNO.4所示;所述基因突变为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19位核苷酸c突变为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利用检测MDLN蛋白或基因突变的试剂对抑郁症患者进行DNA测序,分析是否存在突变,作为判断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开放阅读框预测及转录表达水平;其中,A为突变位点上下游1000bp开放阅读框预测图;B中的左图为定量RT-PCR分析转录本(MDLN)在H9、神经内胚层细胞(NE)、神经元前体细胞(NPCs)和神经元中的表达水平,B中的右图为定量PCR产物DNA电泳结果;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构建MDFN点突变的H9细胞系图;其中,A为CRISPR/Cas9突变载体构建示意图;B为获得的纯合子MDFN突变H9细胞系抽提DNA后,PCR扩增后测序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