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9174.5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秦岚;刘晨梦;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溢康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式微 芯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包括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均包括动力区、废液存储区、催化反应区和加注区;动力区、废液存储区、催化反应区和加注区自左往右依次分布于上层基板上和下层基板上。简洁的双层结构,配合微流控控制装置实现双向微流控;结构简单,尺寸小,适合量产;样本及反应物流道相互独立,反应液A加注流道和样本加注流道存在交汇设计,反应液流过可有效清洗汇流管道区,降低污染几率;采用曲管设计,配合双向微流控设计,利于样本与反应物的充分混合,利于温控,提高反应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平台,具有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便捷和快速等优点,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例如细胞生物学、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与保护、司法鉴定、药物合成筛选、材料学和组织工程学等领域。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根据操纵液体流动的原理与实现方法不同,微流控又分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其中被动式主要依靠毛细管等方式达到液体单向层析,但因需要控制的液体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多样性,导致液体的流速无法统一。主动式微流控则采用气压、静电、压电叠层、电磁、热泡等多种动力方式,则可有效的避免此类问题。
现有的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如中国专利号CN110026257公布的一种微流控芯片,至少包括一个微流控单元,微流控单元包括样品腔、预混腔、标记腔及检测腔,其中,样品腔设有稀释池及与稀释池连通的样品池,稀释池用于承装稀释液,样品池用于承装样品;预混腔与样品池连通,预混腔用于混合样品与稀释液;标记腔与预混腔能够连通,标记腔设有标记抗体;检测腔与标记腔连通,检测腔包埋有捕获抗体。
但类似于以上的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尺寸较大,生产工艺烦琐,不利于量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动式微流控芯片,解决了现有的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存在结构复杂,尺寸较大,生产工艺烦琐,不利于量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式微流控芯片,包括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
所述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均包括动力区、废液存储区、催化反应区和加注区;动力区、废液存储区、催化反应区和加注区自左往右依次分布于上层基板上和下层基板上。
所述上层基板上设置一双向控流孔、样本加注孔、反应液A加注孔、反应液B加注孔和反应液C加注孔。
所述双向控流孔位于动力区,样本加注孔、反应液A加注孔、反应液B加注孔和反应液C加注孔均位于加注区。
所述双向控流孔、样本加注孔、反应液A加注孔、反应液B加注孔和反应液C加注孔分别为圆台形通孔一、圆台形通孔二、圆台形通孔三、圆台形通孔四和圆台形通孔五。
所述下层基板上设置长方形凹槽一,长方形凹槽一下底面上设置一长方形凹槽二和两个隔离墙。
所述隔离墙位于下层基板的动力区,长方形凹槽二位于下层基板的废液存储区。
所述下层基板上设置反应沟道和温控导槽。
所述反应沟道为“S”形沟槽,“S”形沟槽由若干个平行凹槽和若干个“C”形槽首尾相连构成。
所述温控导槽位于下层基板的下底面上,且温控导槽位于“S”形沟槽下方。
所述温控导槽和反应沟道均位于下层基板的催化反应区。
所述下层基板上设置样本加注装置、清洗液加注装置、酶联耦合物加注装置和酶促催化剂加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溢康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溢康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