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通过ARTP诱变得到的高效聚磷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8444.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谈沐阳;陈坚;堵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artp 诱变 得到 高效 菌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通过ARTP诱变得到的高效聚磷菌株,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已于2021年4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保藏中心(GDMCC),保藏号为GDMCC NO:61593,建议的分类名为Acinetobacter lwoffii。在含有0.25‰(m/v)K2HPO4·3H2O的培养基中,对有效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且当菌株传代10次后,有效磷的去除率仍能达到90%以上;在磷含量18mg/L的模拟废水中,发酵48h后磷含量去除率为55.3%,该菌株在处理含磷废水的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株通过ARTP诱变得到的高效聚磷菌株,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磷,是第15号化学元素,符号P。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族。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磷元素的参与。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但是过量磷肥的使用会提高周边水体中的含磷量,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周边湖泊、河流产生水华、赤潮等环境问题。此外,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为此,国内外相关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逐渐重视污水处理厂中除磷的相关工艺。
近年来,使用微生物除磷的方法越来越受到相关产业的关注,筛选高效的除磷菌株成为了提高污水除磷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随着细菌分离培养技术以及微生物种群表征技术的发展,各国学者对生物除磷的主角——聚磷菌(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已经筛选到许多不同的具有聚磷效果的菌株,并对其代谢过程进行了分析,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俊片菌属(Lam propediaa spp.)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spp.)等。其中对产碱杆菌属除磷特性和代谢机理的研究最为广泛,而不动杆菌属具有典型聚磷菌的好氧/厌氧代谢途径。
典型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与厌氧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吸收水体中的乙酸和其他脂肪酸,并将细胞内储存的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也称异染颗粒)水解,释放出能量,能量的一部分用于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生存,而另一部分则用于聚磷菌主动吸收可溶性脂肪酸,在菌体内通常以聚β-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ate,PHB) 的形式储存,分解后的无机磷酸盐则被释放到菌体外,即聚磷菌的厌氧释磷。而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将储存的PHB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产繁殖,另一部分供其过量吸收环境中的磷,并合成聚磷从而达到好氧除磷的目的。研究表明,聚磷的厌氧分解是好氧超量吸磷的必要条件,而提高厌氧释磷量的核心环节是刺激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因此,在筛选过程中,使用厌氧-好氧交替发酵,以强化聚磷菌对磷的吸收。
此外,为了鉴别聚磷菌在除磷过程中形成的异染颗粒,通过亚甲基蓝对细胞进行染色。此种染料带正电荷,而异染颗粒带负电荷,因此二者具有很高的亲和力。结合后染料的光吸收性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能够区分异染颗粒与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效聚磷的菌株Acinetobacter lwoffii LBBE-M4,分类学命名为Acinetobacter lwoffii,保藏号为GDMCC NO:61593,已于2021年4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本发明提供一种菌剂,所述菌剂含有上述菌株Acinetobacter lwoffii LBBE-M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为挑取上述菌株Acinetobacterlwoffii LBBE-M4 接种于培养基中,35~38℃培养10~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