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岭山地邓恩桉与杉木混交林营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8010.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邓紫宇;郭东强;陈健波;任世奇;唐庆兰;刘媛;卢翠香;伍琪;陈升侃;周维;李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岭 山地 邓恩桉 杉木 混交林 营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岭山地邓恩桉与杉木混交林营建方法,包括选地及整地、混交造林及抚育管理步骤,在南岭山地选择土层较深厚、不积水的地块作为种植区并按规格进行挖穴,选择邓恩桉和杉木苗木按比例,造林时间先后错开,采用带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造林后的林分抚育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实施。本发明选择邓恩桉与杉木进行混交,不仅能够克服南岭山地冬季寒潮的伤害,还可以起到混交林的生态功能,又可以快速获取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栽培技术领域,涉及桉树与杉木的混交林营建方法,尤其涉及南岭山地的桉树与杉木的混交林营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以纯林造林为主,均为速生和轮伐期较短的用材林,由于土壤养分长期收支不平衡,导致林地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也显著下降,下降最为突出的是杉木人工林,同时由于树种单一、天敌种类数量少,导致病虫灾害频繁发生。营建人工混交林是促进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混交林对于改善林地土壤、调整林分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一般20-30年即可成熟利用,南岭山地为我国杉木中心产区。为避免杉木人工纯林连载生产力下降,营建杉木与松树混交林和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是南岭山地近年来的主要措施。杉木轮伐期15-20年,松树轮伐期20-25年,火力楠轮伐期22-30年,种植时间长导致投资回报慢,在短时期很难获得经济效益,大部分林农难以持续经营。
桉树是我国引进的速生丰产树种,轮伐期为5-7年,种植时间短,投资回报快。然而桉树品种繁多,耐寒品种少,且南岭山地冬季寒潮,对不耐寒品种易造成危害,如何在南岭山地营建桉树与杉木混交林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克服冬季寒潮,既可以起到混交林的生态功能,又可以快速获取经济效益的南岭山地邓恩桉与杉木混交林营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南岭山地邓恩桉与杉木混交林营建方法,包括选地及整地、混交造林及抚育管理步骤,在南岭山地选择土层较深厚、不积水的地块作为种植区并按规格进行挖穴,选择邓恩桉和杉木苗木按比例,造林时间先后错开,采用带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造林后的林分抚育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实施;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选地及整地:于造林前一年冬季,在南岭山地选择土层较深厚、不积水的地块作为种植区,清除种植区内的杂草、杂木,耕松土层;在种植区内的垂直等高线挖穴,规格为穴面宽60cm×穴底宽40cm×穴深35cm,每穴放基肥1kg;
(2)混交造林:
①混交方式:采用带状混交,造林比例为7行邓恩桉+3行杉木,行的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株行距为2m×3m,相邻的邓恩桉与杉木行距为6m;
②苗木选择:选择2年生、苗高55-60cm健壮、杉木裸根苗;选择6-8月生、苗高15-20cm健壮、邓恩桉容器苗;
③混交时间:于2-3月进行杉木造林,同年5-6月进行邓恩桉造林;
④施肥:共施追肥5次,第一年追肥在造林后45-60天,每株(穴)0.75kg,第二、三、四和五年追肥在3-5月,每株(穴)0.75kg;前三次追肥与后两次追肥所用的肥料不同;
⑤整枝;造林后第二年10月对邓恩桉进行一次人工修枝,修枝强度为修至树杆1/2处;
(3)抚育管理:林分抚育管理按照《邓恩桉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DB45/T1378-2016)和《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DB45/T470-2015)执行。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杉木裸根苗及邓恩桉容器苗均是经过常规的容器育苗培育获得的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的苗木;起苗前苗木先浇透水,起苗时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保留3-4片叶片,保留下来的叶片又修剪去尾端的1/2,减少水分蒸发;苗木随起随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