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紫外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627.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刚;徐笠;潘立刚;巩文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1/28;G01N1/34;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碳酸酯 塑料 紫外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紫外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解聚试剂对聚碳酸酯类微塑料进行解聚,得待测样品;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紫外测定;其中,所述解聚试剂选自氢氧化钾、Na2CO3、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柠檬酸钠、硫酸镁、硫酸钾、磷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紫外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可以实现对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对环境风险评估、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紫外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已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由于其存在于介质广(如土壤、河流、海洋等)、对污染物吸附能力强,是目前环境中疏水性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对微塑料及微塑料-污染物复合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产生了影响,对整个环境微生态均产生危害作用。根据塑料化学合成单体的不同,微塑料种类也较多,因此对环境中微塑料种类的鉴别对分析其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微塑料的研究多聚焦于环境行为、微塑料与环境污染物作用机理、微塑料的环境毒理学等研究,而对于微塑料检测方法研究则相对较少。聚碳酸酯是双酚A(BPA)类塑料,每年全世界生产约2700万吨,被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等。研究表明,BPA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甚至会诱发癌症、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诱发性早熟等疾病。
因此,建立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对于环境风险评估、职业暴露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紫外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用解聚试剂对聚碳酸酯类微塑料进行解聚,得待测样品;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紫外测定;其中,所述解聚试剂选自氢氧化钾、Na2CO3、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柠檬酸钠、硫酸镁、硫酸钾、磷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对聚碳酸酯类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采用特定的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将聚碳酸酯类微塑料解聚成双酚A,并且除去在后续紫外测定时对双酚A产生干扰的杂质,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聚反应在第一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正戊醇、正己烷、丙酮、乙腈、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所述解聚方法包括:
(1)将所述解聚试剂和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配置成摩尔浓度为0.001-4mol/L的解聚溶液;
(2)将所述聚碳酸酯类微塑料加入所述解聚溶液中,加热至回流,进行解聚反应;
(3)待所述解聚反应结束后,纯化得待测样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聚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1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聚反应的时间为0.5-24h。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所述纯化包括: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超纯水,混合均匀后离心,取水相;用酸将所述水相的pH值调为酸性,再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取有机相。
其中,将所述水相的pH值调为酸性,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成分,进而提高后续检测的准确性。作为优选,将所述水相的pH值调为1-6。所使用的酸可以为硫酸、盐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