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成形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438.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江涛;朱国森;滕华湘;刘锟;肖宝亮;李学涛;徐德超;张博明;赵海峰;王彭涛;李飞;于孟;徐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32;C22C38/28;C22C38/38;C22C3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形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处理钢板加热进行奥氏体化,获得奥氏体化钢板;将所述奥氏体化钢板进行热成形淬火,并以100‑300℃的温度进行开模,获得淬火件;将所述热成形件加热至T℃的温度后保温10‑600s进行配分处理,后冷却,获得热成形件;所述T>所述开模温度。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制备的热成形件,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8‑10%,总伸长率为12‑14%,塑性好;充氢后强度损失为16‑18%,显著降低材料的氢脆敏感性,提升材料应对氢致延迟开裂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高强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成形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成形件是热成形钢通过热成形工艺,比如热冲压,来生产的汽车的零件,由于汽车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因此要求零件既具有高的尺寸精度,还具有低回弹和强度高的优点。
目前,热成形钢多采用牌号为22MnB5的钢基板,其热冲压淬火前,基板的抗拉强度处于450-600MPa之间,延伸率≥20%,经过热冲压淬火后屈服强度可达1000MPa,抗拉强度可达1500MPa,延伸率在5-6%之间。虽然热冲压后材料的高强度提高了材料抗变形的能力,提高了热冲压零件作为汽车重要安全部件的安全性,但是偏低的延伸率一直成为制约热成形技术更广法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形件及其制备方法,使热成形件具有良好的塑形。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形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处理钢板加热进行奥氏体化,获得奥氏体化钢板;
将所述奥氏体化钢板进行热成形淬火,并以100-300℃的温度进行开模,获得淬火件;
将所述热成形件加热至T℃的温度后保温10-600s进行配分处理后冷却,获得热成形件;所述T>所述开模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配分处理的温度为200-500℃。
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形淬火中,保温时间为5-15s,冷却速率>40℃/s。
进一步地,所述奥氏体化温度为900-930℃,所述奥氏体化中,保温时间为3-5min。
进一步地,所述待处理钢板的Si元素质量分数为0.3-2.1%。
进一步地,所述待处理钢板为如下任意一种:冷轧退火板、镀层板。
进一步地,当所述待处理钢板为镀层板时,奥氏体化中露点温度≤-15℃。
进一步地,所述配分处理采用级进模产线进行,所述级进模产线任意模具的转运周期为10-30s。
进一步地,所述待处理钢板的厚度为1.0-3.0m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形件,所述热成形件采用上述的一种热成形件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热成形件包括体积分数为8-10%的残留奥氏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形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热成形淬火,使成形件拥有高成形精度和低回弹的优点;热成形淬火后得到的淬火件的主要组织为马氏体,经过保温配分处理,碳元素从马氏体向残余奥氏体移动,形成了以回火马氏体为主要组织的基体,在冷却过程中部分奥氏体转变成了新生马氏体,从而在组织中引入残留奥氏体和改善马氏体形态,提升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提高材料抵抗氢脆的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热成形件,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8-10%,总伸长率为12-14%,塑性好;充氢后强度损失为16-18%,显著降低材料的氢脆敏感性,提升材料应对氢致延迟开裂的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