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丸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192.X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波;何定芬;张瑞娟;林森森;陈小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2C7/00 | 分类号: | A22C7/00;A23L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银炯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丸 制作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丸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食品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承压块、挤压块、进料孔;若干个出料孔、送料机构、驱动机构和切断机构,所述承压块的上侧面开设挤压凹槽,所述挤压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挤压凹槽内,所述进料孔水平开设在承压块的左侧面上,所述进料孔与挤压凹槽左侧壁的底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出料孔依次水平间隔开设在承压块的右侧面上,所述出料孔与挤压凹槽右侧壁的底部相连通,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向进料孔内注入鱼丸原料,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挤压块上下滑动,所述切断机构能够将伸出出料孔的鱼丸条切断。本发明能够快速制作鱼丸,提高制作效率和鱼丸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丸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鱼丸作为一种食品,越老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其口感细腻又不失嚼劲,入口弹性十足,不管是单独烹煮还是配菜都是上好的美味佳肴。
目前,传统鱼丸的制作方式基本采用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不仅工序复杂,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制作速度较慢。此外通过手工制作生产的鱼丸在质量规格和卫生等方面都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鱼丸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制作鱼丸,提高制作效率和鱼丸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鱼丸制作装置,包括:承压块,所述承压块的上侧面开设挤压凹槽,所述挤压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
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挤压凹槽内,所述挤压块的底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
进料孔,所述进料孔水平开设在承压块的左侧面上,所述进料孔与挤压凹槽左侧壁的底部相连通;
若干个出料孔,若干个所述出料孔依次水平间隔开设在承压块的右侧面上,所述出料孔与挤压凹槽右侧壁的底部相连通;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承压块上,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向进料孔内注入鱼丸原料;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承压块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挤压块上下滑动;
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设置在承压块上,所述切断机构能够将伸出出料孔的鱼丸条切断。
在上述的一种鱼丸制作装置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机筒,所述机筒通过固定板固设在承压块的左侧面上,所述机筒内设有输送腔,所述机筒的右侧开设有出口;
螺杆,所述螺杆沿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输送腔内;
进料口,所述机筒左端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进料口固设在第三通孔上;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机筒的左端,所述第二电机和螺杆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鱼丸制作装置中,所述螺杆的螺纹面上设有若干个凸点。
在上述的一种鱼丸制作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承压块的左右侧面上分别水平设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平行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固设有第一凸轮;
顶板,所述挤压块的上端伸出挤压凹槽且端部与顶板固连,所述顶板的上侧面设有半圆柱,所述半圆柱的长度方向和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平行;
紧贴结构,所述紧贴结构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紧贴结构能够使半圆柱的圆柱面始终紧贴第一凸轮的轮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