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樟树叶绿色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827.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任艳芳;朱雯佳;何俊瑜;胡春梅;鲁莹;顾津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A23B7/15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樟树 绿色 合成 纳米 氧化锌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樟树叶绿色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樟树叶提取液作为还原剂还原醋酸锌的Zn2+离子,制得纳米氧化锌材料。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分别依次将樟树叶提取液和醋酸锌溶液加入容器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樟树叶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将Zn2+离子还原氧化成氧化锌颗粒,再洗涤煅烧后得到纳米氧化锌材料。这种纳米材料能够有效地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且该发明采用绿色合成的方法,利用植物提取液作为原料制得纳米氧化锌材料,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绿色经济、性能优良,在防治番茄采后真菌病害方面有优越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樟树叶绿色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钠米材料制备和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是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番茄早疫病是由链格孢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真菌病害,可使番茄产量下降10~30%,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主要采用化学农药,然而长期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施用浓度和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些无良生产者使用一些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产生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找新型、绿色、环保、高效的杀菌剂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目前,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制药、纺织和环境修复等领域,且在抗菌方面逐渐表现出显著效果。其中纳米氧化锌因其具有广谱抗菌性、分散性好及抗药性小等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纳米氧化锌无毒无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合成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均相沉淀法、有机金属合成法、喷雾热解法、热蒸发法、微波法、机械研磨法和机械化学合成法等。但是,这些传统方法对反应所需的仪器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能力方面有所限制,同时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具有毒性,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樟树叶绿色合成的纳米氧化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材料结构稳定、绿色经济、方法简便、成本低、抑菌效果良好,在防治番茄采后真菌病害方面有优越的潜在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樟树叶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利用樟树叶提取液作为还原剂还原醋酸锌的Zn2+离子,制得纳米氧化锌材料。
优选地,具体包括:
将樟树叶提取液与醋酸锌溶液混合,调节pH值,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设置温度为60~80℃,加热搅拌2~2.5 h,制得纳米氧化锌悬浮液;
将制备的纳米氧化锌悬浮液离心后得淡黄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研磨后,得到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材料。
优选地,所述醋酸锌溶液与樟树叶提取液的体积比为5:2。
优选地,所述醋酸锌溶液的浓度为0.045g/mL,所述樟树叶提取液的浓度为0.05g/mL。
优选地,所述混合液的pH值范围为7~9。
优选地,所述樟树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摘取新鲜樟树叶片,用去离子水去除表面杂质,60℃干燥后,研磨成粉末;
称取樟树叶片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煮沸1 h,冷却至室温后,用滤纸过滤后得到樟树叶提取液,置于4℃冰箱储存备用。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樟树叶片粉末的重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的比例为5 %,单位为g/ mL。
优选地,所述干燥、煅烧的方法为:放入烘箱60~80℃条件下干燥,然后放入马弗炉400℃煅烧4 h 。
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