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噁英阻滞剂喷射装置、危废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6615.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泰;蔡建军;颜枫;王鹏举;谢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23/50 | 分类号: | B01F23/50;B01F33/82;B01D53/3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陈晓妍;万振雄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噁英 阻滞剂 喷射 装置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推杆进料器、焚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急冷装置、净化模块,其中,所述推杆进料器用于向所述焚烧装置中推入危废进行处理;
在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上还设有阻滞剂喷射口,所述余热利用装置通过所述阻滞剂喷射口与二噁英阻滞剂喷射装置相连通,所述喷射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阻滞剂喷射口向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中喷入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
在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的入口处还设有第一二噁英检测器,在所述急冷装置的出口处还设有第二二噁英检测器,所述第一二噁英检测器用于得到焚烧后所述危废中二噁英的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二噁英检测器用于得到急冷后所述危废中二噁英的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添加机构和第二添加机构,所述第一添加机构用于添加粉体阻滞剂,所述第二添加机构用于添加液体阻滞剂;
固液预混合机构,所述固液预混合机构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预混合部,所述预混合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添加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添加机构相连通,用于使所述粉体阻滞剂和所述液体阻滞剂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进入所述预混合部进行预混合;
所述预混合部包括水平管道以及从所述水平管道的一端朝下弯折的弯折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端为所述弯折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添加机构与所述弯折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水平管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添加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水平管道相连通;
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添加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通,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使所述粉体阻滞剂从所述第一添加机构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端吹送至所述预混合部中,使所述粉体阻滞剂与所述液体阻滞剂在所述预混合部中对流、混合,形成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
文丘里机构,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固液预混合机构的出料口固定连接;
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上,用于向外接装置中喷射所述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
所述危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焚烧:对危废进行焚烧;
第一次检测:对焚烧后的危废进行第一次二噁英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
喷射:将焚烧火的危废输送进行余热利用、急冷,在余热利用过程中向所述危废中喷射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
第二次检测:对经过急冷后的所述危废进行第二次二噁英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净化:对经过第二次检测后的所述危废进行净化处理;
第三次检测:对净化后的所述危废进行第三次二噁英检测,得到第三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不符合排放标准时,计算第一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差值;
所述差值为负数时,增加所述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的喷射量,并继续判断所述差值;若所述差值持续为负数时,且所述多相态阻滞剂混合料的喷射量增加至最大值,则增加所述净化步骤使用的试剂量,直至所述第三检测结果符合排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合部上具有所述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机构包括:粉体阻滞剂储仓、传送部和第一进料部,所述传送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粉体阻滞剂储仓、所述第一进料部连通,以使粉体阻滞剂从所述粉体阻滞剂储仓中输送至所述第一进料部;
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部、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通,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将所述粉体阻滞剂从所述第一进料部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端吹送至所述预混合部中,使所述粉体阻滞剂与所述液体阻滞剂在所述预混合部中对流、混合;
所述第二添加机构包括:液体阻滞剂储池、输送管路和第二进料部,所述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体阻滞剂储池、所述第二进料部连通,以使所述液体阻滞剂从所述液体阻滞剂储池中输送至所述液体阻滞剂进料部,所述第二进料部用于使所述液体阻滞剂经由所述第二连接端输送至所述预混合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水平管道上且远离所述弯折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6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