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596.7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邱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定航定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9C6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叠层加工装置,包括导丝装置、加热装置、尖头喷嘴、平板、第一移动模组、纵板、横板和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模组、转接板、增高柱、定位板、移动板、凸板和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堵板和拨动板,堵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各定位轴均插入定位板的内部,拨动板的靠近定位板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的内壁均通过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卡板,卡板的靠近定位轴的一端设置有圆槽,定位轴的中部设置有和卡板相对应的环形槽,平板的顶端后部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的前部和导丝装置的后部连接,其具有机头的重量较轻,使用可靠性较高,便于拆卸和维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叠层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方式为将零件的毛坯进行切割、冲压和钻孔等去除部分结构的加工方式,其消耗的零件材料较多,产生的浪费较多,而增材制作中的叠层加工的方式是采用将材料逐层连接的方式,效果的零件材料较少,并且对于部分封闭的结构采用增材制作的方式,成本低,工序少,便于使用者操作,现有的叠层加工的设备采用将零件在底部逐层进行加工的方式,逐渐提高零件的加工高度的位置,机头的重量较大,使用可靠性较低,并且传动部件堆积在一起,拆卸和维修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层加工装置,具有机头的重量较轻,使用可靠性较高,便于拆卸和维修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层加工装置,包括导丝装置、加热装置、尖头喷嘴和平板,所述导丝装置的底端和所述尖头喷嘴的顶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套装在所述导丝装置的底部,所述平板的中部设置有让位方孔,所述平板的内壁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的输出端安装有纵板,所述纵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端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
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的底端和所述横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模组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增高柱,所述增高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定位板的顶端前部和顶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定位板的四角位置区域均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堵板和拨动板,所述堵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各所述定位轴均插入定位板的内部,所述拨动板的靠近定位板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内壁均通过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卡板,所述卡板的靠近定位轴的一端设置有圆槽,所述定位轴的中部设置有和所述卡板相对应的环形槽,定位板设置有两个卡板移动相对应的凹槽;
所述平板的顶端后部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的前部和所述导丝装置的后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两个架板,所述平板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和各对应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架板的相对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导丝装置的后端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板,所述导丝装置的后端和所述滑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架板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和悬臂板,延伸板的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和所述悬臂板的相对端通过轴转动配合,所述螺杆的圆周外壁和所述联动板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平板的底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光轴,各所述光轴的顶端均和所述横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光轴的圆周外壁均和所述横板的右部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耐磨板,各所述耐磨板均和各对应所述限位板的相对端接触。
优选的,两个卡板的相对端之间设置有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定航定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定航定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