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6227.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付冠华;翁利国;范华;张阳辉;许瑞;霍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1 | 分类号: | G06Q10/0631;G06Q50/06;G06F18/241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障 多能 互补 分层 协同 调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包括能源优化互补系统,所述能源优化互补系统通过无线与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且微网运行系统通过无线与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能源优化互补系统包括能源管理中心,且能源管理中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微网技术领域。该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通过对再生能源站内部的发电情况进行监测,且综合计算可靠性和性能指标做出评估以及对未来发电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微网的协同调控技术,通过微网能源管理系统下发控制指令,控制微网中可再生能源的自治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电网(微电网)有时简称微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967786A的一种多能互补微网的分层协同调控方法,通过构建兼顾多能互补微网整体与多能互补微网中电、热、冷、气各能源子系统之间不同利益需求的集成化综合模型,指导多能互补微网的协同规划、优化调控研究,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微网中多种能量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逐级减少多能互补微网中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高能量的调控质量,然而该参考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专利中,未对再生能源发电站内部的发电情况进行监测,难以综合微网对发电站未来的发电情况做出分析研究,因此则无法实现能源的优化互补,降低了微网对能源分布协调的能力。
2)、上述专利中,微网中微电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出力波动较大,当负荷变化时,微电源的调整时间相对较长,微网存在与电网失去联络的风险,从而导致微网无法独立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解决了未对再生能源发电站内部的发电情况进行监测,难以综合微网对发电站未来的发电情况做出分析研究,从而降低微网对能源分布协调的能力以及微网存在与电网失去联络的风险,从而导致微网无法独立稳定运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保障多能互补微网分层协同调控系统,包括能源优化互补系统,所述能源优化互补系统通过无线与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且微网运行系统通过无线与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能源优化互补系统包括能源管理中心,且能源管理中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能源管理中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反馈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能源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能源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无线与再生能源发电站实现双向连接,且再生能源发电站通过无线与发电中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发电中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请求发送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请求发送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能源管理中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能源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单元,且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分类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指标计算模块,且指标计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于光伏电数据接收模块、风力发电数据接收模块以及水电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标计算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设备状态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设备状态分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检修决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状态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