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水虻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5900.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英;李俊俊;邝文校;关则贤;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的养殖方法,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去预设需求量的多余的黑水虻蛹或黑水虻虫卵进行休眠,待需要时将休眠的黑水虻蛹或黑水虻虫卵解除休眠并进行发育;其中,黑水虻蛹的休眠是将黑水虻蛹于28‑32℃以及湿度为40‑60%的条件下堆放,堆放过程中,每天的光照时间不低于15h;黑水虻虫卵的休眠是于9‑10℃以及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进行。上述方法中,黑水虻卵的体积相对于预蛹而言极小,通过冷藏虫卵,可以降低冷藏能耗和占地面积;让蛹常温休眠,相比预蛹冷藏可以降低存储成本以及提高蛹的存活率,上述养殖方法有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黑水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水虻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属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昆虫,黑水虻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黑水虻生长周期为28天至30天。幼虫营腐生生活,食性杂、食量大,喜在虫粪及残料下方全天取食,生命力强,养殖存活率高,产量高。黑水虻因对有机废弃物的取食范围广,生物量大、世代周期短、同时饲料转化率高、规模化养殖难度低、产品保存期长等特点,成为当前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昆虫。利用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有机废弃物,具有极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然而黑水虻的虫卵生产一直是其规模化养殖的瓶颈,黑水虻虫卵的产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种虫的质量、当地天气等等,而时高时低的产卵量不利于生产养殖的管理。
当前主要是通过冷藏黑水虻预蛹实现黑水虻成虫定量繁育,在6-8℃环境中,黑水虻预蛹可以冷藏20-30天,然而预蛹的体积大,低温冷藏能耗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预蛹死亡率升高,一般冷藏到第60天时,预蛹存活率仅冷藏前的50%左右。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的养殖方法,其能够在降低冷藏能耗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黑水虻。
本发明可这样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水虻的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除去预设需求量的多余的黑水虻蛹或黑水虻虫卵进行休眠,待需要时将休眠的黑水虻蛹或黑水虻虫卵解除休眠并进行发育;
其中,黑水虻蛹的休眠是将黑水虻蛹于28-32℃以及湿度为40-60%的条件下堆放,堆放过程中,每天的光照时间不低于15h;
黑水虻虫卵的休眠是于9-10℃以及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进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虫卵为原肠期的虫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蛹的堆放过程中,光照强度为10000-20000lux。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蛹的堆放过程中,避免光源直接照射黑水虻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蛹的堆放厚度不超过8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休眠的黑水虻蛹经黑水虻预蛹化蛹而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黑水虻预蛹于温度为28-32℃以及湿度为40-60%的条件下堆放并自然化蛹;黑水虻预蛹的堆放过程中,每天的光照时间不低于15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预蛹的堆放过程中,光照强度为10000-20000lux。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预蛹的堆放过程中,避免光源直接照射黑水虻预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预蛹的堆放厚度不超过3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水虻预蛹堆放过程中,还添加有含水率为20-40%的羽化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