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爆汽车燃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5612.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姚虎;单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卓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63;B60K15/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3175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爆 汽车 燃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爆汽车燃油箱,包括安装于车架内的燃油箱,燃油箱顶部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车架内部的一个封闭空间中,燃油箱上自上而下布设有一块以上的加强筋,加强筋与加强筋之间均形成一个间隙腔,加强筋与燃油箱外壁面之间摩擦接触,所述燃油箱面向车辆前进方向设置有一块活动板。本发明的燃油箱,其利用加强筋的结构,增加燃油箱整体强度,利用加强筋的内部空心结构来将燃油吸入至加强筋内分散保存,防止燃油的大量泄漏,并在燃油箱出现破损时,能够利用加强筋覆盖并密封住破损口处,达到一个快速密封的目的,且活动设置的加强筋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降低冲击力对燃油箱的影响,增加缓冲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防爆汽车燃油箱。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箱为汽车发动机提供燃油来形成机械动力能量,是汽车供油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由于传统的燃油箱的结构大都是一个固定结构的箱体,燃油箱在承受车辆撞击后,过大的撞击力直接作用在燃油箱上,导致燃油箱破损,此时燃油箱内的燃油大量泄漏,这些泄漏的燃油遇火会导致爆炸,所以这种时候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威胁,而泄漏的燃油箱无法在短时间内封堵,而且燃油箱内部只有一个空间,泄漏的燃油量巨大且无法控制,燃油箱的抗冲击能力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智能防爆汽车燃油箱,利用加强筋达到对燃油箱破损口的一个自动封堵,并利用加强筋来吸入燃油箱内部的燃油,防止燃油的泄漏,而且加强筋可以起到对燃油箱的一个缓冲使用,大大增加燃油箱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防爆汽车燃油箱,包括安装于车架内的燃油箱,燃油箱顶部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车架内部的一个封闭空间中,燃油箱上自上而下布设有一块以上的加强筋,加强筋与加强筋之间均形成一个间隙腔,加强筋与燃油箱外壁面之间摩擦接触,所述燃油箱面向车辆前进方向设置有一块活动板,活动板通过智能驱动系统驱动或者通过外力驱动,活动板相对每块加强筋一侧均设置有推动块,每块加强筋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一个锥形导向面,推动块的一端与锥形导向面接触,当活动板向着燃油箱运动时,推动块驱动各加强筋沿着燃油箱向上推动,并通过加强筋覆盖住间隙腔;
加强筋上远离活动板一侧设置有一根连接管,每块加强筋对应连接管的位置均设置一对接管,对接管一端与连接管连接导通,另一端与加强筋内部的弹性储液囊连接导通,加强筋内具有一个容纳弹性储液囊用的容纳腔,每个弹性储液囊内均设置有一个储液腔,储液腔抽真空后整个弹性储液囊呈压缩状态收纳在容纳腔内;
燃油箱内具有一个储油腔,储油腔底面设置一根定位管,定位管内具有一个定位腔,连接管上设置有一根吸液管,吸液管穿过燃油箱顶部的密封环并插入于定位腔内,吸液管的底部为吸液口,定位腔底面设置有一密封塞,当吸液管插入于定位腔最底部时,密封塞插入于吸液管内并密封吸液管的吸液口,位于定位管底部一侧设置有一个进液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块加强筋的高度等于间隙腔的间距距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块加强筋与燃油箱体接触一面均设置有一层硅胶密封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块相对锥形导向面一侧为一个球形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驱动系统包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主板、驱动气缸以及电源,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燃油箱底部位置的封闭空间底面,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主板的信号输入端,控制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汽车中控,由汽车中控发送指令至控制主板来打开或者关闭驱动气缸。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管内均设置有一单向进液阀,加强筋均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环凸起设置在燃油箱上,密封环内壁面设置有O型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车架上开设的滑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卓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卓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