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IS辅助多载波NOMA传输系统参数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5019.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徐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4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峰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is 辅助 载波 noma 传输 系统 参数 优化 方法 | ||
1.一种RIS辅助多载波NOMA传输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能效最大化模型,该能效最大化模型A1表述为:
约束条件:
C1:
C2:
C3:
C4:
C5:
C6:θm∈[0,2π),m=1,…,M
公式中,RIS反射单元个数为M,第m个反射单元的相位为θm,m=0,1,…,M,是RIS的反射系数矩阵,diag[·]表示向量对角化;K为用户个数,表示用户集合;N为子载波个数,表示子载波集合,规定每个用户能且仅能被分配给一个子载波;δn,k为子载波分配的指示变量,δn,k=1表示将子载波n分配给用户k,δn,k=0表示不分配,δ={δ1,1,…,δ1,K,…,δn,1,…,δn,K,…,δN,1,…,δN,K}为子载波分配状态集合;an,k表示分配给子载波n上的用户k的功率,a={a1,1,…,a1,K,…,an,1,…,an,K,…,aN,1,…,aN,K}为用户功率集合;vn,k,fn和gn,k分别表示子载波n到用户k、子载波n到RIS以及RIS到用户k的信道矩阵,(·)H表示共轭转置;on(k)表示子载波n上用户k的解码顺序,on(k)=j表示用户k是第j个解码的用户,ο={o1(1),…,o1(K),…,on(1),…,on(K),…,oN(1),…,oN(K)}为解码顺序集合;l表示其他未解调用户,on(l)>on(k)的信号将被当作干扰处理;σ2表示均值为0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方差;Pc为系统消耗的总的电路功率;子载波n上用户k的速率为Rn,k表示为|·|表示对复数取模;假设on(k)<on(j),用户k的信号在用户j处解码的速率Rn,j→k表示为Pmax为基站处的最大发射功率;
步骤S2、求解所述能效最大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01、初始RIS的反射系数矩阵Θ对角线上第m个元素为:
子载波n到用户k的信道矩阵为vn,k,相应的信道增益为|vn,k|,n′,k′为最小的子载波号和用户号,∠(·)表示复数对应的角度;用户k的信道增益为用户k选择最大的子载波令δn,k=0,n≠n*;所有用户选择子载波后,得到子载波分配状态集合δ;
步骤S202、利用步骤S201得到子载波分配状态集合δ的值,令未分配到子载波n的用户k的|vn,k|=0;在子载波n上,对所有用户按照的值从小到大排序,记用户k的|vn,k|值排序为in,则on(k)=in;对所有子载波排序完毕后,得到解码顺序集合ο;
步骤S203、得到子载波分配状态集合δ和解码顺序集合ο后,对模型A1的约束C3进行化简;将模型A1转为关于为用户功率集合a与RIS的反射系数矩阵Θ的能效最大化模型B1为:
约束条件:
C1:
C2:
C3:
C4:θm∈[0,2π),m=1,…,M
步骤S204、迭代求解能效最大化模型B1,在第i次迭代中,求解过程如下:
步骤S2041、将能效最大化模型B1拆分,分别得到优化用户功率集合a的模型和优化RIS的反射系数矩阵Θ的模型;关于用户功率集合a的模型B2被表述为:
约束条件:
C1:
C2:
Θ(i-1)为第i-1次迭代得到的RIS的反射系数矩阵Θ;使用Dinkelbach方法求解模型B2,得到第i次迭代的用户功率集合a(i);
步骤S2042、为a(i)的第n×k个元素;关于RIS的反射系数矩阵Θ的最大化模型B3被表述为:
约束条件:
C1:
C2:θm∈[0,2π),m=1,…,M
步骤S2043、引入松弛变量η=[η1,1,…,η1,K,…,ηn,1,…,ηn,K,…,ηN,1,…,ηN,K];
令t=[t1,1,…,t1,K,…,tn,1,…,tn,K,…,tN,1,…,tN,K],(·)*表示共轭运算,则引入向量β=[β1,1,…,β1,K,…,βn,1,…,βn,K,…,βN,1,…,βN,K],模型B3转化为模型B4,所述模型B4表示为:
约束条件:
C1:|sm|=1,m=1,…,M
C2:
C3:
C4:
步骤S2044、对模型B4使用连续凸近似方法和罚函数方法迭代求解,在第u次迭代中,模型B4转化为模型B5如下:
约束条件:
C1:|sm|≤1,m=1,…,M
C2:
C3:
C4:
其中和s(u-1)是第u-1次迭代的值,是s(u-1)的第m个元素;R(·)表示取实部;
步骤S2045、将第u次迭代获得的变量值s,η,β代入到模型B5中计算目标函数,当目标函数的值不再变化或者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门限值ε1时,迭代方法终止,输出s,将s对角化获得RIS反射系数矩阵Θ;否则进行下一轮迭代;
步骤S205、将第i次迭代中步骤S2041获得的用户功率集合a和步骤S2045获得的RIS反射系数矩阵Θ代入模型B1中计算目标函数的值,当目标函数的值不再变化或者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门限值ε2时,迭代方法终止,输出用户功率集合a和输出RIS反射系数矩阵Θ;否则进行下一轮迭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0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