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4727.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亿草丰茂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57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梗艾 培育 组培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红梗艾增殖丛生芽叶片剪掉,剪成带1个节间的茎段,作为培养材料;将剪好的茎段接入长芽生根培养基中,7天~13天时,茎段节间上的腋芽萌发,不断长大长长,20天~30天时,芽基部膨大,并长出不定根,形成完整的红梗艾植株;所述长芽生根培养基为:MS+6‑BA 0.5~3.0 mg/L+TDZ 0.01~0.1mg/L+NAA0.1~0.5 mg/L+IAA0.1~1.0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pH值为6.0。用该方法生产的红梗艾组培苗是常规以芽培育组培苗生产量的5倍以上,生产成本将会大幅降低,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低成本、高产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梗艾是菊科的艾草植物,我国的传统中药。“北有蕲艾,南有红艾”,由于红艾的茎梗是红色的,当地人称之为红梗艾。红梗艾主要生长于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葛洪的夫人鲍仙姑常用红梗艾为病人进行艾灸祛病保健,因此,红梗艾又被称为“鲍姑艾”,别名神艾。其性温味略苦,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多重作用,历代医籍记为百用妙药,瑶家更是奉为养生圣药,因此,瑶族哪怕是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大山之中,却还是我国最长寿的民族。
红梗艾零星分布于山野之中,民间常作为青菜和糕点食用,药用主要是中成药的药方组分和制成艾条,艾条不仅可祛病,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因携带方便,无需专用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保健品。目前,红梗艾还是以野生为主,有少量的分株繁殖种植的种苗,山野中的红梗艾分布零散,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供给不稳定,无法为艾条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料保证。目前广西的红梗艾还未见大面积种植的报道,红梗艾种苗繁殖可以是分株繁殖、组培苗繁殖以及种子繁殖,分株繁殖不仅因繁殖系数低,无法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还会破坏野生自然资源,占用药用资源;种子繁殖主要是种子成熟的时间不一致,收集困难,难以大规模进行育苗。申请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红梗艾组培快繁研究,虽然增殖系数达到了5.0以上,但为了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又开展了利用芽的茎段进行红梗艾植株诱导。在正常情况下,红梗艾只有地下部分的走茎才能诱导出植株,而地上部分的茎段作为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及营养运输组织器官,需要根系和叶片的营养供给存活,切成茎段后就会因为营养供给链切断而腐烂死亡,是很难诱导出植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以广西金秀红梗艾的无菌增殖芽为材料,应用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的配比对增殖芽带节间的茎段在长芽的同时,还能诱导出根,形成完整的红梗艾植株,总结出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红梗艾以茎段培育组培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红梗艾增殖丛生芽叶片剪掉,剪成带1个节间的茎段,作为培养材料;
(2)将剪好的茎段接入长芽生根培养基中,7天~13 天时,茎段节间上的腋芽萌发,不断长大长长,20天~30天时,芽基部稍稍膨大,并长出不定根,形成完整的红梗艾植株;
所述长芽生根培养基为:MS+ 6-BA 0.5~3.0 mg/L+ TDZ 0.01~0.1mg/L +NAA0.1~0.5 mg/L + IAA0.1~1.0 mg/L +蔗糖30g/L+琼脂5g/L,pH值为6.0;
培养阶段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1℃, 光照时间为10 h/d, 光照强度为5000lx。
所述长芽生根培养基优选为:MS+ 6-BA1.5 mg/L+ TDZ 0.05mg/L + NAA0.2 mg/L+ IAA0.5 mg/L +蔗糖30g/L+琼脂5g/L,pH值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亿草丰茂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亿草丰茂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横梁总成、仪表板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乳化汤出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