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及制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521.5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琴;刘生权;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小琴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7/02;A01G9/18;A01C23/04;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杨 幼苗 培育 装置 制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转动组件和喷淋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和电机座,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培养箱,支撑底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换气通孔和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固定插接有联轴器;支撑底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玻璃层,第一玻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支撑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玻璃层;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一侧上,电机座与第一圆孔的中心垂直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胡杨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叶柄长1~3厘米光滑,雌雄异株,雄花序细圆柱形;花药紫红色,花盘膜质,雌花序长约2.5厘米;子房具梗,蒴果长卵圆形,花期5月,果期7-8月。它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
胡杨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下,所以胡杨的造林树种主要采用播种实生苗,现有的胡杨幼苗移植的方式,大多以人工开畦整地沟植和借助插杆来进行育苗和移栽。但这种方式把胡杨根暴露在外,幼苗本身在暴晒的天气下会造成失水,对幼苗的养护管理也造成了一定困难,不仅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而且胡杨幼苗的培育和移栽成活率也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及制取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及制取设备,通过在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操作控制器,在操作控制器内固定安装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减速电机的电控端、二氧化碳收集排放器的电控端、第一喷洒器的电控端、第二喷洒器的电控端、第三喷洒器的电控端、离心换气风机的电控端和加热器的电控端连接,这样通过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能够准时、安全和高效的分别与培养箱内的设备及培养箱外的设备电性连接,提高了对幼苗的养护管理效率,避免了费时和费工,降低了培育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胡杨幼苗的培育和移栽成活率,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胡杨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转动组件(2)和喷淋组件(4),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底板(10)和电机座(18),所述支撑底板(10)上固定安装有培养箱(11),所述支撑底板(10)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换气通孔(14)和第一圆孔(15),所述第一圆孔(15)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内固定插接有联轴器(17);所述支撑底板(10)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玻璃层(13),所述第一玻璃层(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0),所述固定块(130)上开设有盲孔(132),所述盲孔(13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33),所述支撑底板(1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玻璃层(131);所述电机座(18)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0)的一侧上,所述电机座(18)与所述第一圆孔(15)的中心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小琴,未经袁小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