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耐高温手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152.X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沙嫣;沙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强生安全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34;B32B27/06;B32B3/08;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手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耐高温手套;所述手套由外及里包括接触层、隔热层和舒适层;所述接触层为采用玻璃纤维和预氧丝纤维混纺制成的梭织面料层;所述隔热层为芳纶毡、玻璃纤维毡、气凝胶毡、阻燃黏胶中的几种复合而成的复合面料层;所述舒适层为针织面料层。本发明提供的薄型耐高温手套,结构简单轻薄,构造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耐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耐高温手套。
背景技术
高温环境下手套,也称热接触手套;大都需要很厚的手套,因而通常都是笨重的,不灵活,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厚重的手套难以操作;另外热接触手套不耐用,在接触高温情况下手套表面的损毁严重,通常一月左右就要更换,使用成本偏高。
通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711374300.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手套,该耐高温手套采用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布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的上下表面上设置有聚酰亚胺膜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的下表面的聚酰亚胺膜层上衬有一层布料层;该耐高温手套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保护作业人员的手不受伤害,使用方便。然而,采用厚重的隔热层,影响手套手感,手指不灵活,只能在高温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另外采用玻纤隔热性能不佳,无法在500°高温以上应用。
申请号为20182095821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氧丝防水阻燃耐高温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预氧丝纱表层、PTFE膜层和涤棉内衬层组成;该手套具备适用范围广、抗热阻燃、吸汗防水、手感好、强度高、弹性好、耐摩擦、隔热性能好的优点。然而,预氧丝阻燃性能较好,但是隔热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型耐高温手套;该手套耐高温,可以在高温下长期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耐高温手套,所述手套由外及里包括接触层、隔热层和舒适层;所述接触层为采用玻璃纤维和预氧丝纤维混纺制成的梭织面料层;所述隔热层为芳纶、气凝胶、阻燃黏胶中的几种复合而成的复合面料层;所述舒适层为针织面料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梭织面料克重为300-400g/m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玻璃纤维和预氧丝纤维的混纺比例为3:7-5: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玻璃纤维采用2.5-3.5D的玻璃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预氧丝纤维采用碳化层度达到28-32的1.5D短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玻璃纤维和预氧丝纤维混纺制成32-40支的纱线,用于编制所述梭织面料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复合面料的克重在300-400g/m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舒适层是用阻燃黏胶、芳纶、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纺织造而成的针织面料层。该舒适层在提供舒适感的同时,针织的层的空隙也可以提供一定隔热保温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隔热层厚度在2.5mm-3.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隔热层采用气凝胶加芳纶的复合面料层;是通过在两层芳纶无纺布中间加填气凝胶粉体后,在芳纶无纺布的四周边缘压合热粘封装而得;单层芳纶无纺布厚度为1-1.5mm,克重为190-210g/m2。气凝胶毡主要是用在工业领域,气凝胶在围观下是微小的超细纤维叠加而成,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刺痒感,应用到服饰、手套上,还要克服水洗等问题,而采用本发明的封装方案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克服了气凝胶无法在服装上应用的缺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了气凝胶的均匀性和可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强生安全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强生安全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