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3442.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5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芳;贾拴立;马国财;李霏;齐乃明;曹志宏;杨云飞;周芮;佘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B25H1/1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套接 装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车(1)、气浮平台(2)、偏航平移调节装置、俯仰调节装置(5)、上平台(6)、调节支架(7)和两个滚转调节装置(4);
两个滚转调节装置(4)和气浮平台(2)均设置在底车(1)上;
偏航平移调节装置和俯仰调节装置(5)设置在气浮平台(2)上,俯仰调节装置(5)用于调节气浮平台(2)的俯仰角度;
上平台(6)设置在气浮平台(2)的上方,上平台(6)固定在偏航平移调节装置上,偏航平移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上平台(6)的偏航角度;调节支架(7)设置在上平台(6)上,用于放置待穿舱舱段(8);
两个滚转调节装置(4)分别设置在气浮平台(2)的两侧,滚转调节装置(4)设置有支撑部,用于在装配过程中放置套接舱段,滚转调节装置(4)用于调节套接舱段的翻转;
所述气浮平台(2)包括气浮支撑(2-1)和气足(2-2),气足(2-2)位于气浮支撑(2-1)的上方,并通过气浮平面相连接;
所述偏航平移调节装置包括四个滑动组件(3)、一个长导向轨(3-6)和两个短导向轨(3-7);
长导向轨(3-6)横跨气浮支撑(2-1),长导向轨(3-6)的两端固定在气浮支撑(2-1)的两侧,气浮支撑(2-1)的另两侧各固定一个短导向轨(3-7);
四个滑动组件分布在气足(2-2)的四个侧面,并与气足(2-2)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滑动组件同时与一个长导向轨(3-6)滑动连接,另外两个滑动组件分别与两个短导向轨(3-7)滑动连接;
每个滑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模组(3-2)、联轴器(3-3)、连接板(3-4)和弹簧滚轮(3-5);
模组(3-2)通过联轴器(3-3)与驱动电机(3-1)连接,模组(3-2)的一个侧固定在气足(2-2)的侧面,弹簧滚轮(3-5)通过连接板(3-4)与模组(3-2)连接;弹簧滚轮(3-5)用于与长导向轨(3-6)和短导向轨(3-7)滑动连接;
偏航平移调节装置有两个工作状态:1、当起导向和调姿作用时,弹簧滚轮(3-5)两侧的螺母锁紧,压缩弹簧滚轮(3-5)的弹簧进而使弹簧滚轮(3-5)的滚轮紧压对应导轨,此时偏航平移调节装置处于锁紧状态;2、穿舱时,弹簧滚轮(3-5)两侧的螺母松开,压缩弹簧滚轮(3-5)处于不压缩状态,使弹簧滚轮(3-5)的滚轮不接触相应导轨,此时偏航平移调节装置处于自适应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7)包括7个支撑,分别为按顺序依次布置在上平台(6)上表面的套接舱2段前支撑(7-1)、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套接舱1段前支撑(7-5)、套接舱2段后支撑(7-6)和套接舱1段后支撑(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7个支撑均包括升降装置及对应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滚转调节装置(4)包括支撑底座(4-1)、升降机构(4-2)、1个滚环底座(4-3)和1个滚环(4-4);
支撑底座(4-1)设置在底车(1)上,支撑底座(4-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2),滚环底座(4-3)安装在升降机构(4-2)的顶端,滚环底座(4-3)的顶端承载一个滚环(4-4),滚环(4-4)与滚环底座(4-3)的顶端非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俯仰调节装置(5)包括升降结构(5-1)和旋转机构(5-2);升降结构(5-1)和旋转机构(5-2)均固定在气足(2-2)上;
升降结构(5-1)的升降支撑端和旋转机构(5-2)的旋转部均与上平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车为AGV车。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气浮的柔性套接穿舱装配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将套接舱1段(9)移动到套接舱2段前支撑(7-1)上,将待穿舱舱段(8)移动到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上,通过偏航平移调节装置和俯仰调节装置(5)调整待穿舱舱段(8)的位姿并与套接舱1段(9)适配,调整完成后,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下降,由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和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支撑待穿舱舱段(8);
S2、底车(1)直线运动进行穿舱,套接舱1段(9)穿过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后,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升起,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下降,由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和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支撑待穿舱舱段(8);
S3、由底车(1)直线运动进行穿舱,套接舱1段(9)穿过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 后,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升起,接通气足(2-2)的气源,实现气足在气浮支撑(2-1)上的无摩擦运动;
S4、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下降,控制气浮平台(2)左右两侧的滚转调接装置(4)同向运动,使气足(2-2)承载待穿舱舱段(8)直线运动,完成穿舱后,升起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套接舱1段前支撑(7-5)和套接舱1段后支撑(7-7)升起;
S5、套接舱1段(9)穿舱完成后,再次调整待穿舱舱段(8)与套接舱1段(9)的组合体的位姿并与套接舱2段(10)适配,调整完成后下降套接舱2段(10),下降达到要求后,分别与待穿舱舱段(8)和套接舱1段(9)连接;
S6、将2个滚转调节装置(4)的滚环(4-4)分别与套接舱1段(9)和套接舱2段(10)相连接,升起滚环底座(4-3)到达指定高度,下降待穿舱舱段前支撑(7-2)、待穿舱舱段中支撑(7-3)、待穿舱舱段后支撑(7-4)、套接舱段1前支撑(7-5)和套接舱1段后支撑(7-7),直至由滚转调接装置(4)完全支撑3个舱段为止;
S7、套接舱2段(10)、套接舱1段(9)和待穿舱舱段(8)的组合体翻转180°,对套接舱2段(10)进行相应作业,完成后,将套接舱2段(10)、套接舱1段(9)和待穿舱舱段(8)的组合体再翻转180°,升起套接舱2段前支撑(7-1)和套接舱2段后支撑(7-6)直至滚环(4-4)脱离滚环底座(4-3),拆除2个滚环(4-4),装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4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