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3056.3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邓子望;张静;宁小军;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1C19/38;E01C19/4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混凝土 震动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施工的地面混凝土沿宽度方向划分若干个施工区域,每个施工区域包括交错设置的振捣区域和压实区域;步骤二:第一纵向气缸通过第一框架与第一伸缩杆相连,通过第一纵向气缸带动收面沿高度方向运行;第二横向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伸缩杆与震动板相连通过第二纵向气缸带动震动板沿高度方向运行;步骤三:共同沿高度方向向下逐渐移动到地面混凝土的指定位置;步骤四:收面板和震动板在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的作用下,共同沿长度方向匀速前进;步骤五:微处理器控制震动装置沿宽度方向行走,并行走至下一区域;步骤六: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整体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大新建、扩建机场都建有大型的地下通道,此类地下通道的混凝土振捣提浆及抹面压光的面积很大,需要铺设混凝土垫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面层、顶板面层等,铺设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收面作业,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用震动棒将混凝土捣实,再将表面抹光,工作量十分巨大,效率低下,且施工质量不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08456142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抹光震动器,包括:震动尺、机架、震动部和动力方法;震动尺为长条形,震动尺的下部具有一个用于抹平混凝土的光滑平面;震动部通过机架固定设置在震动尺的上部;震动部由动力方法提供动力。在施工过程中,震动部对震动尺进行震动,从而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同时震动尺可以将混凝土表面抹平。
上述方案是通过震动尺同时实现对混凝土的震动,以及对混凝土的收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需要先采用震动尺进行震动,然后,关闭动力方法,再采用震动尺进行收面,这样混凝土施工工序均分步进行,同样,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施工流程较长,对工程进度有较大影响;其次,由于震动尺较小,震动力度不够,在震动混凝土时,很难将混凝土底端的浆水拍打出来,影响混凝土的坚硬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震动收面,且混凝土振捣提浆及收面同步进行的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施工的地面混凝土沿宽度方向划分若干个施工区域,每个施工区域包括交错设置的振捣区域和压实区域;两个相邻施工区域内的振捣区域和压实区域同时施工,其地面混凝土首部施工区域为振捣区域,尾部施工区域为压实区域;
步骤二:将具有沿地面混凝土宽度方向行走的震动装置放置在地面混凝土的侧面,且震动装置内的震动板与首部施工区域相对应放置;其中,震动装置包括自行行走的第一行走单元和第二行走单元,第一行走单元包括第一纵向气缸和第一横向气缸,第一横向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收面板相连,通过第一横向气缸带动收面板沿长度方向运行,第一纵向气缸通过第一框架与第一伸缩杆相连,通过第一纵向气缸带动收面沿高度方向运行;
第二行走单元包括第二纵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第二横向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伸缩杆与震动板相连,通过第二横向气缸带动震动板沿长度方向运行,第二纵向气缸通过第二框架与第二伸缩杆相连,通过第二纵向气缸带动震动板沿高度方向运行;
步骤三:将混凝土施工区域的面积数据存储在震动装置的微处理器内,启动震动装置,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第一纵向气缸和第二纵向气缸以及旋转机构,收面板和震动板在第一纵向气缸和第二纵向气缸的作用下,共同沿高度方向向下逐渐移动到地面混凝土的指定位置,而震动板下方的旋转机构逐渐沉入至地面混凝土内,对地面混凝土进行振捣;
步骤四:微处理器再下发指令至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收面板和震动板在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的作用下,共同沿长度方向匀速前进,对首部施工区域进行振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