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一动力源的模块化灵巧操作臂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2729.3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己;崔露航;王云江;肖璇;胡鑫奔;朱永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一 动力 模块化 灵巧 操作 | ||
1.一种基于单一动力源的模块化灵巧操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N段完全相同的子节段,每个子节段包括外部弯管组件、传动组件和内部弯管驱动组件三部分;
所述外部弯管组件包括固定外管(2)、外管连接套Ⅰ(3)、柔性外管(4)、外管连接套Ⅱ(1)和驱动镍钛丝(5);
所述固定外管(2)为不可弯曲的套筒结构,其管壁上开有两侧对称的滑槽,滑槽一端延伸到固定外管(2)的端面;所述外管连接套Ⅰ(3)为套筒结构,其一端设轴肩与固定外管(2)相连,另一端与柔性外管(4)相连;所述柔性外管(4)为单向可弯曲的套筒结构,其两端设轴肩分别与外管连接套Ⅰ(3)和上一节段的外管连接套Ⅱ(1)相连,柔性外管(4)管壁内有沿圆周均布的通孔,通孔分左右两组,用于安装所述驱动镍钛丝(5);所述驱动镍钛丝(5)为具有超弹性的镍钛合金丝;所述外管连接套Ⅱ(1)为内部设轴肩的套筒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外管(2)和下一节段的柔性外管(4);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纹管(6)、螺纹滑环(7)和挡环(8);
所述螺纹管(6)为外部设有螺纹的空心套筒结构;所述螺纹滑环(7)为内部设有螺纹的空心套环结构,与所述螺纹管(6)通过螺纹副相连,所述螺纹滑环(7)两侧设有耳部,耳部在所述固定外管(2)的滑槽内滑动,所述螺纹滑环(7)侧壁设有卡口用于固定所述驱动镍钛丝(5);所述挡环(8)分布于所述螺纹管(6)两端,用于将传动组件与固定外管(2)相连;
所述内部弯管驱动组件包括柔性内管(14)、内管连接套Ⅰ(13)、支撑杆(12)、膨胀管(11)、内管连接套Ⅱ(9)和温控镍钛丝(10);
所述柔性内管(14)由多节可相互间摆动的铰接结构组成,其两端分别与内管连接套Ⅰ(13)和上一节段的内管连接套Ⅱ(9)相连;所述支撑杆(12)为金属杆状结构,表面光滑,两端分别与内管连接套Ⅰ(13)和内管连接套Ⅱ(9)相连,所述膨胀管(11)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鼓状结构,所述膨胀管(11)未膨胀时不与所述螺纹管(6)内壁接触;所述膨胀管(11)膨胀时能够与所述螺纹管(6)内壁接触,并能够通过摩擦力带动所述螺纹管(6)转动;
所述膨胀管(11)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温控镍钛丝(10)的作用下伸缩;所述温控镍钛丝(10)为受温度控制的记忆合金,以S型的方式缠绕在所述膨胀管(11)的侧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动力源的模块化灵巧操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管(4)两侧开有对向间隔分布的槽口,用于提高柔性外管(4)的弯曲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动力源的模块化灵巧操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镍钛丝(5)一端固定于柔性外管(4),另一端固定于螺纹滑环(7),螺纹滑环(7)的转动带动驱动镍钛丝(5)的伸缩,从而实现柔性外管(4)的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动力源的模块化灵巧操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管(11)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2)过盈连接,另一端相对支撑杆(12)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7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档辅助编辑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齿轮齿条传动的模块化蛇形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