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磨机加球设备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2601.7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彭镜泊;张建刚;王俊;施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20 | 分类号: | B02C17/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磨机 设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球磨机加球设备及其应用方法,设备包括机架和其支撑的布球装置、排序装置和加球装置;布球装置包括导球斗、布球筒、破袋构件和驱动装置,导球斗连接于布球筒的上端,破袋构件位于布球筒的轴向中心线上,驱动装置连接于布球筒的下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布球筒的回转运动,布球筒的侧壁均布有多个放球闸门;排序装置倾斜设置于布球筒的外侧,用于接受布球筒放出的定量球并将它们均匀成排排布;在需要加球时,排序装置放出钢球通过加球装置计数后进入球磨机中。布球装置将钢球分散装入球仓中,减少球仓中钢球的数量,排序装置将球仓中放出的钢球有序排列,加球装置将排序装置放出的钢球计数后加入球磨机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粉碎领域,具体为一种球磨机加球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物料被粉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广泛用于粉磨各种矿石及其它物料,被广泛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而球磨机通常采用钢球作为研磨物料的介质,通过球磨机与钢球之间、钢球与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磨剥作用。
目前往球磨机中添加钢球的设备有多种,如带斗的链条式加球机、滚轮式挖球机等,但它们的使用效果均布理想。其中主要原因是它们都需要加球仓,由于其仓内需要集中装15吨左右的钢球,导致钢球过于集中,出现钢球通过闸门时容易堵住和成拱现象。另外带斗的链条式加球机和单辊式挖球机在挖球过程中易出现挖球装置磨损和卡住的现象,从而导致烧坏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多分散装球通过控制进球量,从而实现定时定量顺利加球的新型球磨机加球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球磨机加球设备,包括机架和其支撑的布球装置、排序装置和加球装置;布球装置包括导球斗、布球筒、破袋构件和驱动装置,导球斗连接于布球筒的上端,破袋构件位于布球筒的轴向中心线上,驱动装置连接于布球筒的下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布球筒的回转运动,布球筒的侧壁均布有多个放球闸门;排序装置倾斜设置于布球筒的外侧,用于接受布球筒放出的定量球并将它们均匀成排排布;在需要加球时,排序装置放出钢球通过加球装置计数后进入球磨机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球斗为倒漏斗体,包括圆柱壳和其下端连接的圆锥壳,通过支架支撑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布球筒包括圆柱筒和中心锥,圆柱筒的底面固定有环形封板,中心锥的底面固定于环形封板的中心孔处,上端伸出于圆柱筒的顶面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圆锥壳的外径,圆锥壳的下端伸入圆柱筒的内腔,所述中心锥与圆柱筒的筒体侧壁之间沿周向均布多块隔板,隔板的高度与圆柱筒的筒体高度相同,相邻隔板之间的筒体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放球闸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回转支承和倒锥壳,倒锥壳的上端与所述圆柱筒的下端连接、下端连接于转轴的上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上,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转轴通过回转支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驱动电机固定于机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破袋构件包括圆杆及其上端连接的尖刀片,圆杆的下端焊接于所述转轴的上端中心位置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中心锥和圆锥壳后伸至所述圆柱壳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序装置包括溜槽、分流块、分隔板和升降装置;溜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上倾斜布置,上端对应于所述圆柱筒的底部;若干分流块设置于溜槽的底面上部;若干分隔板将溜槽下部沿宽度方向均分为多个球槽,每个球槽中均布有与分隔板平行的条形槽;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和伸缩装置,升降板的数量和位置与条形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各升降板的下端通过水平板连接为一体,伸缩装置的上端与水平板连接,伸缩装置的伸缩实现分隔板沿条形槽的升降,升降板上升后溜槽下部形成若干分隔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块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其两腰之间的尖角朝向所述圆柱筒布置;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或者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