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290.4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晶;尹一晓;何坤;尹一楠;尹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E21B3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井口 一体化 工具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及操作方法,包括换向机构、定位机构、打捞机构、限位机构,换向机构包括上接头和J槽筒,定位机构包括调节筒和定位环,打捞机构包括连接套、弹性套、扶正套、打捞矛瓦,限位机构包括下接头、轴承保护套、卡瓦锥体及圆锥滚子轴承,上接头下端与中间筒连接,其外圆上的销轴置于J槽筒的轨道内;J槽筒下端连接调节筒;调节筒下端部外圆设置有定位环,其下端连接连接套;连接套下端连接弹性套;打捞矛瓦固定于弹性套下端;中间筒下端连接下接头;下接头下端连接割刀。本发明可以打捞不同井口且具有割捞一体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打捞矛瓦实现不同剖面的落鱼割捞,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深水油气田开发是国家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是中国海上油气田增储上产的开发区域。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必须采用高低压井口系统,当深水勘探作业完毕或者弃井作业,须回收井口系统。经实践,常规的井口切割打捞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常规方式是先将井口切割,再下管柱进行回收,需要采用两趟钻。这种作业方式不利于日费昂贵的深水开发。2、打捞位置和打捞剖面固定,限制了工具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换向机构、定位机构、打捞机构和限位机构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其可以打捞不同井口且具有割捞一体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打捞矛瓦实现不同剖面的落鱼割捞,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包括换向机构、定位机构、打捞机构、限位机构,其中换向机构包括上接头和J槽筒,定位机构包括调节筒和定位环,打捞机构包括连接套、弹性套、扶正套、打捞矛瓦,限位机构包括下接头、轴承保护套、卡瓦锥体及圆锥滚子轴承,所述上接头下端与中间筒连接,其外圆上的销轴置于J槽筒的轨道内;所述J槽筒下端连接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下端部外圆设置有定位环,其下端连接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中部外圆面设置有螺纹孔,将扶正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其下端连接弹性套;所述打捞矛瓦固定于弹性套下端;所述中间筒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端外圆设置有轴承保护套、卡瓦锥体及圆锥滚子轴承,其下端连接割刀。
本发明采用换向机构、定位机构、打捞机构和限位机构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其可以打捞不同井口且具有割捞一体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打捞矛瓦实现不同剖面的落鱼割捞,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J槽筒设置有J型轨迹槽,使上接头上的销轴沿槽运动。
该种结构使得上接头的运动更加平稳可靠。
优选地,所述调节筒外表面沿轴向设置间距相等的半圆槽。
该种结构使得其调节更加平稳可靠,确保其调节精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环内圆上端设置有半圆槽,其下端面焊接硬质颗粒。
该种结构方便其定位,同时确保其定位精度。
优选地,所述打捞矛瓦内圆面设置有燕尾槽,下端外表面设置外圆弧面,该弧面径向均匀排列倒三角形牙型。
该种结构方便其打捞,确保打捞效果。
一种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化工具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作业完毕后,需要将井口进行回收,钻杆下入深水井口割捞一体工具;
2)参考井口打捞尺寸,调整定位环在调节筒的位置,并使上接头上的凸台处于J槽筒的轨道最下端;
3)连接钻杆下入,到位前,测上提下放,缓慢下入,直至遇阻;
4)上提管柱,过提吨位显示,表明打捞矛瓦已进入井口的打捞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市政花盆
- 下一篇:耦合压力能、压缩空气储能和太阳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