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1976.1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宽;蔡海波;叶兴业;蔡泽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辉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2/08;B05B13/02;B29B9/16;B29B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 |
地址: | 51507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粒外 润滑剂 添加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系统,属于树脂合成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设于同一基座上的储液箱、液位计、计量泵、阀门、管道、电气控制柜,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液体外润滑剂,通过矿物油泵连接矿物油储罐;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储液箱中的液位,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和粒料风送管;所述计量泵用于定量泵送液体润滑剂,设置于所述管道上;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系统,连通所述液位计、所述计量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方法,应用于上述系统。本发明采用液体润滑剂替代粉状润滑剂,改善产品颗粒外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同时减少粉尘污染有利于环保减排。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合成领域,特别是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的在熔融之后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在加工过程中,熔融的高聚物在通过窄缝、浇口等流道造粒时,聚合物熔体必定要与加工机械表面产生摩擦,有些摩擦在对聚合物的加工是很不利的,这些摩擦使熔体流动性降低,同时严重的摩擦会使薄膜表面变得粗糙,缺乏光泽或出现流纹。为此,需要加入以提高润滑性、减少摩擦、降低界面粘附性能为目的助剂。润滑剂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聚合物熔体与加工设备的热金属表面的摩擦,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容易从熔体内往外迁移,所以能在塑料熔体与金属的交界面形成润滑的薄层;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到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体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润滑剂分为固体(粉状)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一般来说润滑剂都兼具内外润滑作用,以外部润滑作用为主的就称为外润剂,以内部润滑为主的就称为内润剂,液体润滑剂常用作内润滑剂。
现有的外润剂添加方案多为粉状外润剂通过螺杆加料器添加到造粒后的物料,一般采用敞口添加,粉状润滑剂一般采用25KG的袋包装,需人工拆包后添加到敞口的润滑剂料斗,粉状外润剂利用自身重力下料,经螺杆挤出进入造粒料槽,与聚合物粒料一起通过旋转阀或文丘里喷射器接入风送管,同风送管道中带压飞行的塑料粒子均匀混合,并通过风管输送到成品仓进行包装。由于粉状外润剂密度小、粒度小,附着力差,故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质量问题:一是添加环节会造成粉状外润剂飞散损失,实际添加量会比配方量少;二是包装环节在最初料仓下料到包装机的料粒中一些外润剂由于附着力不强原因在重力和料粒间摩擦双重作用下会脱落积存,造成初始包装中的物料中含太多外润剂,后面正常包装的添加量反少。上述外润剂加入量少会影响润滑效果。另外还存在粉末外润剂附着料粒表面影响产品外观,用户在拆袋使用过程中会将粉状外润剂误认为产品粉料,对于明苯产品来说还会误认为透明度差;
2、环境问题:一是在加料环节,部分粉状外润剂会散布到车间大气中,二是物料进入料仓前经过除尘设备在除去粉料的过程也会带走一部分粉状外润剂,这些都会会对周边环境及作业人员产生危害;
3、成本增加:由于上述加料及除尘过程会造成粉状外润剂的飞散损失,粉状外润剂属精细化学品,一般价格较高,因此造成产品的成本增加。
因此如能采用液体润滑剂作为外润剂就能利用液体包覆树脂颗粒的均匀有效使颗粒及熔体在加工时起改善与加工设备金属表面摩擦的作用,特别是改善在螺杆加料段的输送,提高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造粒外润滑剂添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于同一基座上的储液箱、液位计、计量泵、阀门、管道、电气控制柜,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液体外润滑剂,通过矿物油泵连接矿物油储罐;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储液箱中的液位,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和粒料风送管;所述计量泵用于定量泵送液体润滑剂,设置于所述管道上;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系统,连通所述液位计、所述计量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辉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辉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