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1923.X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互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36;B29C70/44;B29C70/54;B29L31/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科嘉知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5 | 代理人: | 顾翰林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将纤维增强材料铺在模具上;S2、在纤维增强材料上铺设一层剥离层,其中剥离层为脱模布;S3、在剥离层上铺放高渗透介质,其中高渗透介质为导流网;S4、在导流网上方设置导流管;S5、用真空薄膜包覆及密封;S6、利用真空泵将真空薄膜内抽气至负压状态;S7、将树脂通过进胶管送入至导流管,将树脂通过导流管均布至模具中;S8、脱模检查;S9、后处理;本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能够避免注塑产生的微裂纹,极大的提高了风电叶片的使用寿命,且工序较为合理;本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流程简短、合理、生产布置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叶片是一个复合材料制成的薄壳结构。结构上分三个部分。(1)根部:材料一般为金属结构;(2)外壳:一般为玻璃钢;(3)龙骨(加强筋或加强框):一般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目前的风机生产工艺比较多,但普遍生产效率低。
现有公开号为CN10118611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生产工艺。该风机叶片的生产工艺,包括制造叶片的根部步骤、模具的准备步骤、真空浸渍步骤、固化步骤、加固步骤、脱模步骤、分离叶片和所述模具步骤。
上述的这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风叶叶片由于注塑时存在气体的原因,容易发生针孔等微小缺陷、强度低,需要对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电叶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纤维增强材料铺在模具上;
S2、在纤维增强材料上铺设一层剥离层,其中剥离层为脱模布;
S3、在剥离层上铺放高渗透介质,其中高渗透介质为导流网;
S4、在导流网上方设置导流管;
S5、用真空薄膜包覆及密封;
S6、利用真空泵将真空薄膜内抽气至负压状态;
S7、将树脂通过进胶管送入至导流管,将树脂通过导流管均布至模具中;
S8、脱模检查;
S9、后处理。
较佳的,所述S7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聚碳酸酯、ABS树脂中的一种。
较佳的,所述S9喷涂的涂料为聚氨酯涂料。
较佳的,所述S1中的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
较佳的,所述S6中利用真空泵将真空薄膜内抽气至负压状态时,控制真空度小于0.06MPa。
较佳的,所述S2中的脱模布为特氟龙玻璃纤维布,所述特氟龙玻璃纤维布采用玻璃纤维及凯芙拉为基材编织成网状基布,之后涂覆铁氟龙树脂,干燥后制造得特氟龙玻璃纤维布。
较佳的,所述S8中脱模检查时,利用超声波探伤机检查叶片表面是否有裂纹、缺损;并进行疲劳检验、强度检验、质量分布测量、自然频率和阻尼测定。
较佳的,所述S9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先利用30-50MPA的清洗溶液进行清洗,清洗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的盐水,之后将其表面干燥后在其表面涂镀一层防污涂层。。
较佳的,所述防污涂层包括以下质量组分成分:醇酸树脂80%-85%、过氧化苯甲酰5%-8%、缓蚀剂5%-8%、其余为分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互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互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用鱼尾板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定位识别方法





